將北面前進路程中的障礙,毛利中佐的一千餘人,視為打擊焦點。
為此,他發起了誘餌進攻。
進攻的目標是敵人南邊的部隊。
繳獲大量裝備和彈藥,讓寒烽軍擁有了充分的火力。
北線敵人在埋伏,怎樣消滅呢?
肯定不能強攻。
哪怕是背後強攻都不成。
敵人在戰鬥伏擊中,周圍和背後,都有警戒人員,哪怕是直接偷襲,都會引起日軍的注意。
就算寒烽軍能消滅敵人一些,撈很多便宜,可是,最終的結果是,是兩軍決戰,拼消耗。
日軍部隊素質較為優秀,綜合戰鬥力更強,兩軍決戰,寒烽軍哪怕能獲勝,也將十分慘烈。
這是不可忍受的。
寒烽的戰術方案是,攻擊敵人南線兵團,觸發敵人北線部隊的前進,然後,我們反客為主,伏擊敵人!
北線敵人戰鬥進攻後,可能進攻的方向和強度等,都在寒烽地評估值下。
八百人,設定了三百人伏擊敵人。
這是寒烽反覆掂量以後,分配的最大數值。
三百人如何能徹底消滅或者重創北線敵人一千餘人呢?
敵人有一千一百餘人,一個標準的步兵大隊。
觸發敵人改變戰術的理由,必須足夠強大。
那就是,南線的大規模進攻,日偽軍頂不住了,催促他們增援,前後夾擊。
所以,南線,必須有足夠的兵力和壓力。
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選題。
當然,寒烽的野心也很大,他想一鼓作氣,一口吃掉敵南北兩路部隊主力!
地形很好,複雜,便於伏擊,也便於隱藏,總之,越是複雜的環境,他的透視能力和遠眺能力,優勢越大!
複雜,則難以觀察對手,難以迅速做出決策,這樣,寒烽軍團將具有更充裕的優先發現和打擊的優勢。
寒烽佈置任務的時候,講述敵人兩路兵力的時候,軍官們都有些懵逼,在寒烽的保證下,大家才選擇了同意。
其中,有一個偽軍出身的,前義勇軍人員,真誠地向寒烽提議,放棄這麼危險的戰鬥。
他說,鬼子的戰鬥力,是義勇軍的數倍,我們不應該藐視敵人。
寒烽沒有時間耐心解釋,但是說;“我們保證勝利,而且,損失很小!”
那人不相信。
他已經晉升為副排長了,憂心忡忡!
寒烽表揚了他,居安思危!
行動!
北面,三百人,分佈在三個方向,一百人一個步兵連。
他們裝備了寒烽軍團繳獲的敵人二十五支百式衝鋒槍,威力極其猛烈。
從偽軍那邊繳獲的駁殼槍五十把。
繳獲的敵人輕機槍三十挺。
各種手雷,手榴彈,擲彈筒等。
還有全部重機槍七挺。
反正,火力足夠了!
也計算死了敵人可能前進的路徑。
為了絕對安全,寒烽還留下一個五十人的預備隊,隨時策應,封堵敵人。
寒烽早就給伏擊部隊軍官們,講清楚了北線敵人的位置和數量,可能發生的變化,對策等等,軍官們,也必須在埋伏以後,向士兵和班長等底層軍官講清楚,力求每一個人都清楚。
寒烽帶領四百餘人,向南線敵人發起了進攻。
這個進攻,也是伏擊式的。
在正面,設定了防線,在兩翼,設定警戒線和預備打擊兵力,自己,帶領左翼的部隊。
約定好了各種聯絡訊號。
在沒有步話機的情況下,戰場即時聯絡,是個難題,寒烽就用軍號的不同聲音來代替不同的語言!
這是極其高明的措施。
日軍有電報,旗語,電話線等,都適合大規模組織。
寒烽這邊,更需要的是瞬間集結和聯絡,即時通知的方法,運動戰,所以,只能另闢蹊徑。
用軍號。
密碼式軍號!
簡潔易行。
寒烽這邊行動了。
他們的兩翼,向前摸索中前進。
摸索是有方向的,密林和山地,令人望而生畏。
二百人防禦線,全部隱蔽起來。
左右兩翼,也前進一段以後,隱蔽起來。
真正的活動中心,是左翼的寒烽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