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的!也有擲彈筒的。
剛才埋伏的幾個小時時間,軍官已經教會他們使用武器彈藥了。
火力太猛了。
日軍被降維打擊了!
日軍在平原曠野裡,冬天的北方,麥苗青青,一望無際,樹木光禿,蒿草枯萎,幾乎沒有任何很明顯的地方遮蔽!
田間地頭的灌溉溝渠,也太淺薄了,裡面還有水和冰凌。
戰鬥幾分鐘,南路日軍所剩無幾!
寒烽讓少部分人纏住敵人,多數人,轉向北面。
敵人一個步兵中隊,正在和我軍一個步兵連對攻。
戰場打的就是武器。
武器的層級和數量,決定了戰鬥方式。
日軍一個步兵中隊的槍械火力,還不如中國軍隊一個步兵連。
中國部隊比日軍多了至少五挺機槍,五個擲彈筒。
唯一的不同是,日軍擁有炮火!
一門步兵炮,一門野戰炮,兩門戰防炮。
炮火威力大,戰防炮射速快,小鬼子具有絕對優勢。
戰鬥幾分鐘,中國軍隊已經頂不住了。
死傷四十餘人!
絕大多數是炮火轟的。
中國士兵還是分散在河堤裡,相對安全呢。
河堤小小的反斜面,也有相當大的作用。
尤其是,中國軍隊的機槍,被敵人重點瞄準,死傷的大多數是機槍手。
炮火轉過來以後,迅速壓制了敵人!
總數接近三十門的迫擊炮,其中四門,是倆次在大龍河畔戰鬥繳獲的。
迫擊炮威力小,精確度也不高,可是,操作方便,射速太快。
有幾個軍官,一邊觀察敵人的位置,炮擊的效果,一面指揮炮兵調整射擊。
寒烽指揮兩個小組,猛轟敵人,威力最大。
瞄的準啊。
他們用群狼戰術,很快就把鬼子的炮兵炸光了。
寒烽部隊炮火的綜合威力,是日軍的數倍之多。絕對優勢!
鬼子步兵一箇中隊,也遭到慘烈覆蓋。
日軍看到形勢不對,只得倉皇撤退。
再不撤退,會打光的。
鬼子撤退中,炮火的拖拽成了大問題。
山炮和步兵炮,動輒數百公斤,近千公斤,就算有炮車輪可以滾動,也比迫擊炮扛到肩膀上就難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