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4年,承聖三年 南梁時期十月,溪石鎮外清風山,山腳下有一村子,名為林家村。 村子最近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據說一月前,林家村夜晚突遇馬匪襲擊,眼看著村子即將遭受馬匪屠殺。 但在關鍵時刻,清風山上清風觀,仙人出世,救村民於水火之中。 仙人乃是清風觀的唐風觀主,聽說其能飛天,精通御劍之術,千里之外,取人首級。 而且還懂得雷法,一手雷法驚天動地,眾多馬匪皆死於雷罰之下。 原本眾人以為是誇大其詞,結果後來得到了衙門的證實。 確實有馬匪襲村,死法也確實被雷劈的,而其中兩人更是符合御劍術殺人的模樣。 一時間,溪石鎮周邊都轟動了,並且迅速向整個縣、郡、州蔓延,一時間很多人都知道番禺之地出了個在世仙人。 有些人不太相信,信奉眼見為實,有些人則是為了追求仙緣,一時間紛紛湧向了林家村。 無一例外,當他們看到村口被雷劈得坑坑窪窪的地面時,一個個震驚地跪地膜拜。 更有甚者,把村口的東西都掏了一遍,雷劈的石頭就說是“仙擊石”,木頭就是“雷擊木”,泥土也是“仙人土”。 一個個迷信得不得了,村口都快被他們掘地三尺了。 這下子林家村不願意了,一個個派人把守,不想讓他們過來分走“仙氣”、“仙緣”。 但奈何人數太多,怎麼攔也攔不住,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前來參觀。 也就清風山被仙人施展仙術,突生大霧,除了林家村和少數人外,其餘人皆無法上山。 就連縣太爺過來了也無濟於事,不然,清風山都可能被踏平。 如果唐風知道,一定會搖頭苦笑,這不過是魔法師就能施展的迷霧魔法陣罷了! 這天,有三名陌生的人來到林家村,坐在了村口的大棚,大棚除了他之外,有許多佛道之人。 在南梁,佛教盛行,道教也有不小發展,因此佛道之徒異常之多,但是能夠得道成仙者無一人矣,因此這些人都是來清風山尋求機緣的。 此時,這三名男人談及此事,言語中多有懷疑之情,結果一旁的林家村村民聽後嗤笑道。 “沒來過這裡的自然都是懷疑,但是看到外面的雷擊場面,你們還不相信?” 此話一出,立馬引起眾多佛道徒的不滿,那村民繼續道。 “實不相瞞,這一個月以來,到我們這尋仙問道的,都快上千人,要是算上湊熱鬧的,都過萬人了。 可惜啊,他們都非本地人,他們連清風山都上不去,更別提清風觀了,我勸你們啊,還是省省心吧!” 說完,他便一溜煙地離開了。 三名男人見狀,再次討論了起來。 “於公,你覺得那鄉野村民所說的,是否屬實。” “世上多有能人異士,懂得引雷之法也不足為奇。” “所以於公不信有仙,那你呢,普六茹忠。” “我也不信,薩保有何見解?” “直接上去試試就是了,哪需要什麼見解。” 片刻之後,一名便衣護衛來到薩保身邊,低聲說著什麼。 “看來還真是直接上去才行了,據那村民所言,想進道觀,除了林家村人員外,只有少數被那仙人看中的有緣人方可上山。 否則挾持一名村民一同上山都不行,不但上不了,甚至還被仙人雷罰劈死,所以常人只能正面上山,碰碰運氣!” 半個時辰後,三人準備妥當,便帶著一眾護衛,順著小路爬了上去。 在走到一半的時候,天色漸晚,加上四周都是霧氣,幾人一時間找不著方向。 突然,迷霧中一隻白狐緩緩走出,看著眼前的眾人,眼中閃過一抹狡黠。 “白狐!” 護衛們立即警覺起來,紛紛拔出腰間佩劍,將薩保三人護在身後。 於公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隻白狐並無惡意,反而有種親近之感。 “別緊張,這隻白狐似乎沒有惡意。” “將軍,這隻白狐看起來不簡單,還是小心為妙。” 普六茹忠膽色過人,安撫了一下護衛們,然後小心翼翼地靠近白狐。 白狐似乎並不介意,依舊靜靜地站在原地。 “你就是道觀內的白狐嗎,能否帶我們前往道觀?” 白狐聞言,歪著腦袋盯著他們,眼中閃過一絲人性化的笑意。 隨後點了點頭,慢慢往山上走去,眾人見狀十分驚奇。 “看來我們也能當一回有緣人。” “於公,你看見沒,這白狐成精了。” “勿大驚小怪,萬物皆有靈性。” 於謹沒好氣地說道,雖然他也驚訝於這白狐的靈性,但好歹六十有一了,一把年紀倒能沉得住氣。 狐小白走到一半,發現幾人未曾跟上,連忙轉頭,一臉幽怨地看著眾人。 “來了來了,白狐勿惱。” 普六茹忠,也就是楊忠,武藝膽量皆是不凡,摸了摸鬍鬚後,微笑著跟上。 於公即於謹,薩保即宇文護,兩人見狀,也連忙跟了上去,但還不忘叮囑護衛們要小心謹慎。 眾人一路跟隨白狐,來到了一座巍峨的道觀。 道觀外,雲霧繚繞,仿若仙境。 白狐跳上一塊青石,朝著道觀裡發出一聲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