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何雨柱婚姻有事,秦淮茹被李副廠長騷擾(1 / 3)

趙陽真的驚到了,金手指系統這次給的獎勵簡直太豐厚了,超級計算機、第三代核電站、 氣冷堆,核聚變,一個個聽起來就極其高階和超前的技術圖紙資料應有盡有。

尤其是那份超級計算機的圖紙,讓趙陽格外好奇。

他細細翻看起來,只見圖紙上密密麻麻,畫著一個看似極其複雜的計算機系統架構。

超級計算機,顧名思義就是效能極其強大的計算機系統,通常由成千上萬個cpu和其他硬體組成。

不同於普通pc和伺服器,超算主要用於解決複雜的科學和工程問題,譬如氣象預報 油氣勘探,生物製藥等等。

追溯超算的起源和發展,還要從二戰時期說起 1943年,圖靈等人研製出了可程式設計的電子計算機"loss",用於破解德國的密碼,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戰後,隨著冷戰的爆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開始了瘋狂的軍備競賽,超級計算機自然也成為角逐的重點。

蘇聯在 1953 年研製出bes-1 型計算機,運算速度達到每秒 1 萬次。

美國緊隨其後,1954 年 ib 推出 704 型機,每秒 4 萬次浮點運算,在氫彈設計中立下汗馬功勞。

之後的十多年裡,ntrol data公司研製的cdc系列超算風頭無兩,其中cdc 6600在 1964 年達到了每秒 300 萬次的運算速度,一舉將超算推向了hz時代。

進入 70 年代,cray公司開始崛起,其推出的cray-1 採用了ecl超高速積體電路,以 vector(向量)處理見長,運算速度飆升至每秒上億次 cray-2更是整合了 4 個處理器,率先將超算推向並行時代。

到了 80 年代,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進步,更多的公司和國家開始涉足超算領域,從thkg ache的 系列,到日本的 nec sx-3,無不將效能推向了新高。

而這個時候的超算,也逐漸從單純追求速度為主的標準,轉變到了更加均衡 全面的方向 譬如儲存 互連 i/o等能力,也在穩步提升。

90 年代後,並行技術已成主流,pp(大規模並行)成為超算的代名詞 無論是鷹醬的 paragon xp/s 系列,還是日本的地球模擬器,動輒就是數千個cpu的陣容,每秒萬億次的速度,也已是司空見慣。

"這才短短几十年,超算的發展竟如此神速!"趙陽不禁感嘆,他隱隱覺得,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超級計算機的能力,甚至可以和人腦相媲美也說不定!

不過,對於當下的兔子而言,這份圖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畢竟就在不久前,趙陽剛帶著大夥攻克了第三代計算機的難關。

相比於之前的電子管計算機和電晶體計算機,效能提升了幾十上百倍不止。

然而,和超算比起來,它距離還是有點遠,畢竟頻率還只有幾十hz,記憶體也不過幾 更別提i/o儲存和互連這些更高階的部件了。

可有了這份圖紙,一切就都不同了!趙陽興奮地搓了搓手,他決定先從更強大的cpu入手。

"嗯,這個向量處理器不錯,加上cache和流水線設計,運算速度肯定能上一個臺階!"

"主存嘛,咱們就用磁芯,雖然慢點,但容量夠大,1起步沒問題!"

"對了,外存就上磁帶機吧,一番下來怎麼也得上t了!"

一邊琢磨,趙陽一邊將所需器件羅列了一番。

"哎呀我去,這些高精尖玩意兒,非得用上最頂級的材料和工藝不可啊!"他抓耳撓腮,生怕落下什麼關鍵環節。

於是乎,一份詳細的材料清單很快被列了出來:

首先是矽材料,必須用上最高純度的單晶矽。

其次是絕緣材料,除了常規的二氧化矽,高頻部件還得用上覆合陶瓷。

連裝配線,也得用上塵埃粒子小於 01 微米的千級淨化車間。

"部長,您看看這份清單,這些材料您看著辦啊!"趙陽把清單交給趙部長,微微一笑。

趙部長接過單子,只覺兩眼發黑:"小趙啊,這也太高階了吧?咱們現在,恐怕還整不出這些東西吧?"

"嘿嘿,部長別擔心!"趙陽神秘一笑,"您是不知道,我在其他部門,可有的是門路!保準在最短時間內,把這些材料全都搞定!"

就這樣,在老部長的大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