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驅逐艦這個受限的空間內,實現可控核聚變。"他開門見山,目光堅定,
"考慮到常規的託卡馬克裝置體積過大,我初步考慮採用鐳射慣性約束方案,也就是用高功率鐳射去'點火'氘氚燃料,實現受控的聚變反應。"
"可是鐳射聚變對鐳射器的功率提出了極高要求,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成熟的裝置能做到這一點啊。"一名物理學家提出疑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沒錯,這就需要咱們在鐳射器領域有所突破。"趙陽面帶微笑,鎮定地回答,"我的設想是,採用'準分子''固體'主振盪器加'2'放大器的複合鐳射器,功率密度可以達到百萬億瓦每平方厘米,完全能實現聚變點火!"
在座的專家面面相覷,這技術規格即便放眼全世界也屬於尖端之列。
"當然,光有鐳射器還不夠,還需要解決靶丸設計、聚變室隔離等一系列難題。"
趙陽拿起筆,在白板上唰唰勾畫,"我初步設想,採用'晶體燒蝕層+氣體充氣'的雙層靶丸,內層填充氘氚燃料。
外層晶體受鐳射照射迅速汽化,產生的高溫高壓等離子體會向內聚心形塌縮,瞬時將內層燃料壓縮到2000倍液氫密度,溫度急劇升高,最終引發核聚變!"
專家們你一言我一語,就靶丸設計展開了激烈討論。什麼"x射線蝕燒層"、"燒蝕層對稱性"、
"脈衝整形"……一個個晦澀的術語在會議室內飛來飛去。
"等等,大家先聽我說。"趙陽適時打斷了討論,"靶丸問題咱們可以循序漸進去解決,但在此之前,
更關鍵的是要做好可控聚變堆的工程設計,尤其是要想辦法把它'縮小'到艦船能裝下的體積!"
他目光炯炯,丟擲了自己的"金點子":"我的想法是,利用超導磁體產生強大的磁場,配合緊湊的真空室設計,把等離子體限制在一個小空間內。同時,採用'液態鋰'迴圈冷卻系統,及時抽取聚變產生的熱量,保證裝置安全高效運轉。"
在座的工程師們先是一愣,旋即恍然大悟。
是啊,只有"強磁場"和"快冷卻",才能在不降低聚變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壓縮堆芯體積!
"就是不知道現有的低溫超導材料,能不能滿足這麼高的工作電流密度?"一名材料專家提出了疑問。
"我們可以嘗試'鎳鈦'材料,透過最佳化導體結構設計,把臨界電流密度再往上提一提。"趙陽胸有成竹地回答,"實在不行,就用'高溫超導'!我們在氧化釔鋇銅氧這些新型超導體研究上不是有很好的基礎嗎?"
眾人聞言連連點頭,對攻克這一難關倍添信心。
……
討論持續到深夜,趙陽和專家們繪製設計圖紙,反覆論證計算,一個緊湊型聚變動力堆的三維模型漸漸成型:
反應堆芯由若干超導線圈環繞,產生10tes左右的強磁場,將灼熱的等離子體束縛其中;
堆芯兩端設定微波加熱系統,利用電子迴旋共振實現等離子體的二次加熱;
堆芯與外殼之間充入液態鋰,一方面起到遮蔽輻射的作用,另一方面可用於吸收聚變能量,帶出堆芯;
外殼內側塗覆陶瓷塗層,抵禦高溫等離子體的熱輻射,延長裝置使用壽命……
一個個創新的設計躍然紙上,宛如一首恢弘的技術交響曲,生動詮釋著人類掌控"人造太陽"的磅礴之力!
"有了它,我們的驅逐艦就能在汪洋大海上無所不至,真正做到'一艦當關,萬夫莫開'!"趙陽望著圖紙,眼前浮現出未來戰艦呼嘯破浪的雄壯場景
"那麼,就從明天開始,我們分頭行動!"他環視四周,一臉堅毅,"材料組儘快篩選最佳化超導材料,力爭把電磁體效能推上新臺階;物理組全力攻關鐳射聚變靶丸,少一點'故步自封',多一點'無
中生有'的想象力;工程組抓緊最佳化聚變堆設計,該減重的減重,該增效的增效,確保最後成品能裝得下、用得好!"
"明白!"專家們鬥志昂揚,躍躍欲試。他們知道,面對這樣一個"世紀工程",唯有解放思想、全力以赴,才能不負時代重託,不負胸中熱血!
"還有,咱們一定要樹立大局意識,加強軍地協同,和軍工系統的兄弟單位密切配合!"趙陽又叮囑道,"我們在這裡攻堅聚變堆,造船廠和機械廠也要同步跟進,早做準備,才能讓最後的艦艇設計'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