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能賺三十元。”
村長等人聽後,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以前聽說學徒不僅不給錢,還得自己掏腰包,但現在,周喬竟然給學徒開工錢,而且學成後每月能賺三十塊,這比城裡的工人掙得都多,村裡哪家姑娘能有這等好事?
老漢的大侄女是個機靈人,一聽這話,立刻向周喬請求一個名額。
“我家大閨女今年十三歲,輟學後就在家幫忙養豬,看著她那麼柔弱,做這些粗活我也心疼。
周喬同志,求求您了,給她一個學習的機會吧,我們家就在村裡,不要學徒費,只要學成後能在這兒賺錢就行。”
十三歲,正是上學的好年紀,周喬先問了問:“怎麼不上學了呢?”
“孩子自己不願意,說聽不懂老師的課,誰不想供出個大學生啊,但我們家好像沒有那命,既然孩子不想上學,我也就隨她了。”
在這個時代,很多女孩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這位大嫂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難得了。
“規矩定好了不能隨便改,但你可以讓你的女兒來,讓她自己選,看她願不願意學。”
老漢的侄女一聽,高興得直拍大腿:“她怎麼會不願意呢?她平時就愛做針線活,在家裡也經常縫縫補補的。”
對她們家來說,哪怕是每個月掙十塊錢,也是天大的好事,起早貪黑地在田裡勞作,一年下來也攢不了幾個錢。
這時,大侄女拉了拉老漢的衣角,給他使了個眼色:“叔叔,我堂妹不也在家閒著嘛?”
“她手笨,不適合做細緻活,這機會還是留給別人吧?”老漢回答。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