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款式特別受20至30歲人群的喜愛,年輕人覺得它太正式,而年紀稍長的人又認為不夠莊重。
周喬換了個地方銷售,這裡有不少潛在客戶,積壓的男款大衣也逐漸售出。
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刻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儘管鳳城的改革步伐慢於沿海城市,但人們已經開始學會消費,注重穿著打扮,接受新的時尚潮流。
在前往羊城之前,周喬給陸徵寫了一封信。
這次她早有準備,買來當地有名的黃牛肉,自己動手製作成滷香味的牛肉乾,然後連同朱放給她的870元一起寄給了陸徵。
她還在信中直接詢問了事情的原委,並表達了自己對於平等和尊重關係的重視。
然而,就在周喬寄出的包裹還未離開鳳城時,遠在京都師範學院的女兒周紫萱收到了家裡的電報,詢問她寒假是否回家。
周紫萱拿著電報笑出了聲。
大河村和縣城的貧困,與繁華的京城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她好不容易逃離了那片貧瘠的土地,心中對家鄉沒有一絲眷戀,反而覺得大城市才是她的歸宿。
師範學院的宿舍條件一般,幾個同學擠在上下鋪裡,但對她來說,這已經是極大的改善。
即便在周家時她是掌上明珠,擁有自己的房間,可那裡昏暗潮溼,地面總是佈滿灰塵,院子裡更是處處雞糞,這樣的環境讓她不願再回想起。
然而,命運卻安排她必須回家一趟。
一個學期以來,家裡除了開學初寄來的錢外,就再也沒有給她任何支援。
周紫萱並沒有將這些錢花在自己身上,而是悉數給了自己的同學王建華的家人,幫助他們在農場改善生活。
王建華的父母對此十分感激,這讓周紫萱感到些許自豪。
人情世故中,即使是微小的幫助也能換來真心的認可。她為王建華的家人花費的一千多元,所帶來的回報遠超這個數字。
王建華打算寒假帶她去見家長,這對她而言至關重要。她不能空手前往,更何況兩人同行,路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原本張記小吃店每月都能帶來穩定的收入,但自從她離開縣城,父母的態度似乎有了變化。他們開始為弟弟考慮,不再將所有利潤都交給她。
周紫萱意識到,即使自己再優秀,也無法完全改變父母的想法。於是她決定,以後若有機會經商,一定要為自己留條後路。
不過,她並不擔心未來的生計。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機會只會越來越多。
目前,她的主要精力放在王建華、學業和社交上。
大學生活並不輕鬆,雖然不像高中那樣日夜苦讀,但她仍需努力才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她想要在學業、愛情和人際關係上全面發展,從縣城到京城,她才發現人才濟濟,競爭激烈。
在縣城時,她是頂尖的學生之一;但在現在的班級裡,她只能算中等。
她不願意承認智商上的差距,認為是自己投入學習的時間不夠。
為此,她不得不在維護關係和個人成長之間尋找平衡。
作為學生會的一員,她在新生中已經小有名氣,甚至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走在回寢室的路上,周紫萱不時與熟識的同學打招呼。回到寢室後,她把王建華帶來的髒衣服和自己的混在一起洗。
冬日的冷水讓她的手指凍得發痛,特別是小指上的凍瘡,白天麻木還好,到了晚上便又疼又癢。
“紫萱對自己男朋友也太好了吧?”室友不禁感嘆。
周紫萱的室友都在小聲議論,她們覺得她對男友王建華太過體貼了。
“手上都長凍瘡了,還幫他洗衣服,也不心疼自己?”有人說道。
夏子羽沒去爭辯。她的選擇是否值得,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她明白,想要出人頭地就得吃苦,寒冬用冷水洗衣物又算得了什麼呢?
如果她沒有考上大學,留在大河村,可能還會為全家洗更多的衣物呢。
“我心疼建華,他為了學業熬夜到眼睛都熬黑了。反正我也要洗自己的衣服,順便幫他也無所謂,這些活兒在家時就經常做。”周紫萱輕描淡寫地說。
室友們聽了這話,一時無語。王建華確實是個優秀的男孩,成績優異,深受教授們器重。
另一位來自農村的室友站出來支援周紫萱:“在老家,寒冬臘月還得破冰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