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了都無暇照顧。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勇的獻殷勤,讓袁德宏感到十分不安。
好不容易抽空回家一趟,卻發現父親已經去醫院複查了。
不過,母親為他包了豬肉餃子,袁德宏吃得滿嘴流油。
還沒來得及放下筷子,母親就開始數落:“這餃子是小周揉的面,他的力氣可比你沒用的老孃大多了……你吃著人家小周做的餃子,他還幫你照顧父親,你怎麼能這麼心安理得?”
站在一旁的小周連忙擺手表示不用客氣,但老太太還是對袁德宏沒有好氣:“你不能欺負人家小周老實啊!”
外人看到這一幕,可能會以為袁德宏是撿來的,而“小周”才是真正的兒子。
“周勇同志,坐下來好好說。”袁德宏意識到欠下了更多的人情債,他想知道周勇究竟有什麼請求,只要不影響工廠的利益,他會盡力幫忙。
當聽說周勇來自農村,袁德宏以為他是想安排親屬進廠工作。
然而,國棉三廠現在並不缺工人,很多老員工的孩子都在排隊等待接班。
一些才四十多歲的員工甚至提前退休,以給後代騰出位置。
因此,當週勇提到希望租下二七路45號的門面開店時,袁德宏感到意外。
那棟樓原本是國棉三廠的展售點,後來由於各種原因閒置了一年多。
房子的歸屬問題複雜,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最終廠方決定暫時擱置處理。
“原來是這件事。”袁德宏回憶起那棟孤立的小樓,它已經很久無人問津。
如果周勇真的有意經營,或許這會是一個解決閒置資源的好機會。
周勇聽說單位的房子可以租給個人做生意,心裡一動。
他看到那些手腳快的個體戶已經開張營業了,便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抓住這個機會。於是他隨口問起:“你打算做什麼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