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到風險與回報,周喬雖然心動,但對直接參與走私活動保持謹慎態度。
她更傾向於尋找相對安全的賺錢途徑。
面對這樣誘人的機會,周喬還是覺得需要三思而後行。
畢竟舅舅陸民強的經歷讓她深刻意識到生命的價值。
她夢想著與白秀莉合作,在人民橋開設一家正規的店鋪,從事零售和批發業務,包括收音機、手錶等電子產品,而不僅僅是依賴於邊緣化的交易。
實際上,周喬從白秀莉那裡拿到的絲襪已經是經過多次轉手的商品,屬於“洗白”的走私貨,這減少了她的風險。
顯然,白秀莉也沒有打算讓周喬親自處理貨物交接的問題。
80年代是走私收音機生意最興盛的一年,隨著合資企業和國有工廠開始大量生產這類產品,進口需求逐漸減少,走私商們也開始轉向其他更有利潤的商品。
在鵬城打拼的兩個月裡,白秀莉不僅在外表上變得像個硬朗的男人,內心也變得更加堅定和大膽。
她向周喬提出了一個生意機會:以每臺90元的價格從鵬城批發500臺收音機,然後在羊城銷售。
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周喬手中有一萬多元的分紅款,兩人合計可以湊出兩萬元,不過對於500臺收音機來說,資金還是不足。
周喬心動了,因為這個方案意味著她不需要親自將貨物從鵬城運出去,在羊城等待接收即可。
而且,如果能在羊城直接分銷這些收音機,那麼即使不把它們帶回鳳城,也能賺到一筆不錯的利潤。
考慮到當時的金融環境,異地存款不方便,電匯也不現實,所以現金交易成了唯一的選擇。
為了補足資金缺口,周喬想到了陳行琅,他比自己有更多的資本。
如果陳行琅願意加入,他們就可以利用他在羊城的人脈優勢,輕鬆地找到銷售渠道。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