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在當時的地位就像後來的大牌專賣店,一提到地攤貨,人們就會覺得質量不高,而供銷社的商品則被認為是高檔的。
由於婚禮費用大多由長輩支付,即使年輕人喜歡,也難以抵擋長輩的反對,只能退回商品。這讓李芬感到十分沮喪。
對此,徐麗婷表示:“這個問題我也經常遇到。李芬,你應該試著說服那些長輩,展示產品的質量和設計,同時指出供銷社商品的一些不足之處,這樣多半可以成交。”
李芬聽後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搞錯了物件,以為說服年輕的使用者就可以,卻忽略了真正的決策者是家中的長輩。”
徐麗婷想了想後說道:“其實,解決退貨問題的關鍵不只是溝通技巧,更重要的是讓顧客明白我們的產品好在哪裡,得讓他們一眼就能看出產品的價值。”
周喬聽了徐麗婷的話後,想了想說:“我們的產品質量沒問題,要想讓人覺得值錢,就得在包裝上下功夫。”
但始終只是想法,但要真正做起來就不容易,當時常見的包裝材料主要是布、紙、陶瓷或木材,這些都不透明,不能立刻展示出商品的精美,自然也難以第一時間吸引顧客的注意。
而如果使用塑膠包裝會更方便,但本地沒有生產塑膠的工廠。這意味著如果要定製包裝盒,必須去外地,這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是個不小的麻煩。
“包裝的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退貨方面大家先盡力應對,如果實在不行,也只能放棄那些客戶。
我會找機會去外地看看能否訂製一些包裝盒回來。”徐麗婷離開後,周喬便買了許多報紙,希望能從中找到有用的資訊。
陸徵辦事回來,看見周喬埋頭於報紙中,打趣道:“你現在才想到學習啊,是要準備考大學嗎?”
周喬隨手丟給他一堆報紙:“別貧了,快幫我找找有沒有塑膠廠的訊息,我想做些包裝盒。”
陸徵不敢怠慢,馬上開始幫忙查詢,但他們倆的速度實在太慢。看了一會兒,陸徵便提議:“我們應該換個方法,我聽說可以打電話查詢企業資訊,不如試試這個辦法。”
周喬同意了:“那你趕快查查,早知道就不買那麼多報紙了,搬回來累死了!”
陸徵走過來幫周喬揉肩:“你這麼拼命幹嘛?工廠不是已經執行得很好了嗎?為什麼還要費心做包裝?”
周喬解釋道:“現在的形勢下,國營商店逐漸失去優勢,大家都喜歡進口商品。如果我們能在標籤上做文章,讓產品顯得更有‘洋味’,檔次肯定會提升不少。”
周喬聽到這兒,握住了陸徵的手,轉過身堅定地說:“你這是缺乏自信,為什麼要披上洋品牌的外衣來提升檔次呢?難道我們的實力還不夠嗎?”
周喬的話讓陸徵心裡一震,感覺自己似乎觸到了一個敏感的話題。
“周喬,你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我們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當然有足夠的自信。但也不能忽視實際情況。”
陸徵搬過一張椅子,坐在妻子身邊,耐心地解釋道:“你看,現在經濟正在恢復,市場上不僅有我們的本土品牌,還有很多外來品牌。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應該首先滿足市場需求,穩固立足,然後再逐漸改變人們對本土品牌的認知。
如果我們一味堅持己見,不考慮市場需求,品牌可能會在還沒站穩腳跟之前就倒下。”
聽了丈夫的話,周喬感到有些慚愧。記得過去的許多遺憾,比如民族文化被忽視,本土品牌受到打壓。周喬一直希望本土品牌能夠更強大。
“我只是希望大家認識到,我們國家的產品一點也不差。”
“我們的產品確實是最好的,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最瞭解自己的需求。但是做生意得務實,就像那個著名的梅花手錶,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有個接地氣的名字。”
雖然周喬對鐘錶瞭解不多,但也知道梅花手錶這個品牌。
“這個品牌雖然是國外註冊的,但有一位華人的修表匠作為合夥人。他很聰明,懂得如何吸引國內消費者。
透過與品牌合作,保持其‘進口’的形象,同時又取了個接地氣的名字,既顯得高檔,又有愛國的情懷。”
周喬從未想過這些問題,聽了陸徵的分析,瞬間豁然開朗。如果她在幾個外國品牌中選擇,也會首選梅花,因為它顯得與國家更為貼近。
“我之前的想法有些狹隘了。”
陸徵安慰周喬說:“你哪裡有什麼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