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待地來找周喬商量如何擴大業務。
“喬姐,我們怎麼才能把生意做大呢?如果我們只靠這門手藝謀生,這個冬天恐怕要捱餓了。”
“任何生意都需要宣傳,化妝也不例外,以前靠口碑,但現在可能需要做些紙質宣傳。”
由於廣告行業還不發達,想要打廣告卻沒有專業公司和策劃人員,這讓周喬有種有錢也花不出去的感覺。
“宣傳我最在行了,每天都向親戚們推廣我們的化妝服務,但他們太守舊了,化妝本是一件美好的事,在他們眼裡卻成了不正經。”
說到這,任綺萱顯得有些生氣。
“老一輩人的觀念根深蒂固,改變需要時間,我們只能慢慢來。”
任綺萱明白著急也沒用,但她不甘心,這麼有前景的行業,為何發展得如此緩慢?
“我們能不能考慮做一段電視廣告呢?”任綺萱提出了她的想法。
儘管那時候不是每家都有電視,但電視的影響力卻不容小覷,只要有哪家買了電視,鄰近的街坊們就會聚攏過去,共享這新鮮玩意兒帶來的樂趣。
尤其是村子剛通電的時候,第一臺電視機幾乎成了全村人的焦點,即使圍得水洩不通,人們也樂於從縫隙中瞥見那小小的十二英寸螢幕。
那時的地方電視臺,在節目間隙插播廣告,而這些廣告往往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對村民來說,電視上播放的一切都值得信賴,廣告中的推薦品牌或產品,往往會立刻成為搶手貨。
不過,周喬提醒道:“你的點子不錯,但我們目前還達不到這個規模。”
周喬一向穩紮穩打,她的化妝業務才剛剛起步,還沒有建立起穩定的客戶群,貿然投放廣告未必能帶來預期的效果。
“說的也是,能在電視上做廣告的都是大公司,我們還差得遠呢。”儘管如此,周喬並沒有因此灰心,她相信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推廣自己,比如透過口碑相傳。
“這樣,如果你明天有空的話,陪我去趟電影院吧。”她提議道。
任綺萱有點疑惑:“周喬姐,你要去看電影嗎?我可以請你的,不過那兒的東西挺貴的,我們可以帶點零食進去。”
結婚前,她和任旭東約會時,常在電影院裡花不少錢,但婚後面對生活的開銷,任綺萱開始學會了精打細算。
“我們這次不是去玩的,是去做正事的,明天你就知道了。”周喬留下了一句懸念。
第二天,她們到達目的地後,任綺萱才明白周喬的打算,“周喬姐,我怕萬一給人畫花了臉,怎麼辦啊?”
原來,周喬在店門口擺了個小桌,上面寫著“免費化妝”,在這個年代,一瓶一元多的雪花膏都算是奢侈品,更別提幾元一瓶的彩妝了,很多女孩子這輩子還沒接觸過彩妝呢。
周喬利用這種資訊不對稱,透過免費化妝吸引顧客,讓她們體驗化妝前後的變化,如果十個嘗試的人中能有一個成為客戶,那麼成本就能收回來了。
這同時也是個練習的機會,平時給新娘化妝時,任綺萱只是幫忙,因為到了關鍵時刻她會緊張到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