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兩瞬間臉色大變,正準備說話。 周喬立馬搶先道:“她們婆家對我姑姑可好了,還給我姑姑定了一套旗袍敬酒。我覺得我姑姑可有面子了。” 周喬說完,順手將手中的大紅色,碎花底的旗袍給抖開。 母女兩看見周喬手中的旗袍,眼睛幾乎黏在旗袍上面。 周喬心裡有數,八十年代末,越往後各種新式的東西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 人們懷念老手藝,古色古香的本土風味的同時,心裡更向往的是潮流,時尚。 “結婚一天還可以穿兩套?”女孩的母親眼裡既期待,又遲疑。 “大城市都是這樣的,我結婚那時候可就沒那麼好了。” 她牢牢抓住母女兩的虛榮,所有的話術都只為了讓母女二人感到被崇拜,被吹捧的滿足感。 果不其然,二人立刻付了尾款,雖然不多隻有三塊錢,但是對於周喬來說有錢總比被挑刺,各種扯皮來的值當。 送走完母女,周喬一上午倒是接了幾個單子,中午帶著他們吃飯的周喬,核算了一下客單價,而且最近好像逐漸穩定下來。 雖然客單價不高,才兩塊左右,但是單子還算多,就是沒幾個大單,例如想孫瑞安那樣的領帶。 做一件就能賺上十五塊,要是一天接到五六個這樣的單子,那重新換店鋪,好像沒那麼困難了。 不過她知道,理想永遠很豐滿,現實骨幹的有點令人髮指。 “才吃飯呢?”孫瑞安滿臉笑意的闖了進來,胳膊下還夾著一本書。 周喬瞥見門外的遮陽傘,“你還當真客氣,這樣搞得我還真是難為情。” 周喬對於孫瑞安的客氣,很是苦惱,這樣一來她到底該不該收孫瑞安的手工費呢。 “這個我還是不要了吧,我暫時沒有錢給你呢。” “你跟我客氣什麼,這東西我要又沒用,送你的。”孫瑞安笑眼盈盈的放下書本,幫周喬撐起遮陽傘。 “你瞧,這不涼快多了。” 周喬拿出做好的領帶遞給孫瑞安,“幫我介紹顧客那就是真的幫我大忙了。” 溫文如玉的孫瑞安,眼中頓時閃過一抹亮色,“我有個朋友快結婚了,他的新房子需要窗簾,你這邊應該也可以做的吧。” 這一切並非偶然,而是孫瑞安早就有心相助,跟朋友四處打聽,幫助周喬拓展業務。 “窗簾?”好傢伙,她這個腦袋瓜子怎麼沒有想到這麼便捷,又擁有著無限潛力的業務呢。 要不了多久,就成了商品房的天下,裝修這一條行業,哪怕是做個小老闆,也會跟在後面賺得盆滿缽滿。 “可以啊,什麼時候去量房?”周喬臉上的堆滿了喜悅。 孫瑞安坐在縫紉機對面的沙發上,“他們現在還沒下班呢。”他擼了把衣袖,看了看手錶。 “他還有三個小時下班,等會我帶你一起過去。” “好啊,好啊。”周喬答應完,連忙在外面的廣告牌上加上做窗簾,幾個大字。 孫瑞安對於周喬有著數不盡的疑惑,和好奇,可礙於男女之間,就這樣明目張膽的詢問,好像顯得有些突兀。 他忍住心裡的疑慮,若無其事的翻著手中的機械設計和製造的書。 他聽著周喬踩縫紉機的聲音並不覺得吵,反而心裡洋溢著快樂。 “你這一行挺好的,將來發展前景很大。”周喬忙和著手上的活,有一句沒一句的跟孫瑞安搭著話。 “那是,我在研究電動的縫紉機,以後肯定會效仿國外高效率的工廠。” 周喬聽的並沒有熱血澎湃,因為這樣的事情,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八九年的樣子,就引進了第一批電動縫紉機。 後面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尤其是女裝,更新迭代及其的快,個個大型服裝廠,就會那個時候興起。 包括自己曾經工作的地方,老闆也是抓住了八十年代的風口,一步步從幾人的裁縫鋪子,發展成國際品牌服飾。 “好,等你生產出本土的電動縫紉機,到時候我跟你批次定購。”周喬信心十足的望了一眼孫瑞安。 孫瑞安眼中的驚愕更添幾分,“難不成你是想發展成工廠?” “有何不可?你都能造出本土的機械裝置,為何我就不能創造出屬於我的大型工廠?” 兩人越聊越聊得來,孫瑞安見太陽逐漸下沉,才反應過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我朋友應該下班了,要不我們去看看。” 周喬看了看後面的兩個小崽子,一下子犯了難。 “要不等一會……”還不等周喬說完,陸徵正好趕來。 陸徵停好腳踏車,原本冰冷的臉上泛著微弱的笑意,鑽進門一看,早上那小子坐在周喬對面,兩人還有說有笑。 瞬間黑下臉來。 周喬見陸徵回來,她趕忙起身,解下圍裙,“孩子要不你先帶回去,我還有點事情,我晚點回去。” 孫瑞安起身將停在一旁的腳踏車給推過來。 周喬正巧想起來,她沒有尺子,現在去五金店,再耽誤耽誤好像天都快黑了。 “把你尺子拿給我用一下,你們先回去,不用等我。” 陸徵再次一把拽住周喬,“我就要帶他們在這裡等你,萬一你一個女人,碰見圖謀不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