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董卓橫行不法,曹操應該也是刺董不成逃亡,三月矯詔天下討董。一時之間十八路諸侯紛紛應和: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劉岱出兵之前,他也是來到了白浪躬耕之所在,請白浪出山為部將。“討董卓,便隨使君去。”劉岱表白浪為騎都尉,統率兗州騎兵千騎,另有諸將分有步兵,匯合兗州郡兵兩萬出征。
諸侯在酸棗會盟,白浪卻見北平太守公孫瓚身後劉關張三人,他當即也是點頭致意,又見這一次組織的發起人曹操,當下也是說了幾句閒話。諸侯下軍連營百餘里,彙集了三十萬大軍。
操乃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紹再三推辭,眾皆曰非本初不可,紹方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