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悄然來臨,又悄然而去。
返鄉的人離鄉,又成為在外奔波的打工人。
春將到來之時,也是人們離去之時,來年冬天再回家鄉,帶著美味的年貨與美酒回到家鄉,年復一年,人們樂此不疲,卻又不會停下腳步,直到慢慢變老,走不動了,做不動了,便在家中頤養天年。
“春天即將到來了啊。”
此時,李雲走在大山裡,感受著足下之路,似乎有春芽在綻放開。
初春之意,最為宜人,雖然文舟山上總是四季如春,但和那正常四季輪迴的春意相比還是差那麼些意思的。
春去春來,四季來去。
李雲行於那平頂山之上,感受著初春之意。
此時,這平頂山上又立了個山神廟,雖然當初謝書桓曾經說過,不立土木之廟,隻立心中之廟既可,可村民覺得此乃顯聖之跡,便也給立了那土石之廟,給謝書桓塑了泥胎之身。
“嘖嘖,這樣貌明顯有些不太像啊。”
李雲看著這土石之廟的泥胎之身,卻是想要吐槽一番。
塑的泥胎身長相實在是帥氣過頭了,這帥的一點都不像是謝書桓。
此時此刻,因感應李雲來到了泥胎廟,這謝書桓便急忙現身,拱手道:“不知上仙到來有失遠迎。”
謝書桓如今魂體透明澄澈,周身有神異功德,紅塵香火環繞,看起來是頗有幾分道門神靈的味道了。
面對李雲他是說不出的恭敬。
“嗨,也不必整這麼多花裡胡哨的,都現代人了,整這些禮不禮的。”
李雲揮揮手道,這謝書桓死去時代太早,那時候禮教之類的事物還相當的嚴格,一時半會也改變不過來,不像那京城的老城隍,經歷的時代已經夠多了,對於這個時代的改變也能順應而流。
“不知上仙所為何事而來?”
謝書桓恭敬道。
李雲卻是摸了摸下巴道:“倒不是為了什麼事情而來,隨意來看看吧。”
主要是謝書桓這裡的香火之氣越來越少,雖然比以往更加精粹了,絕對數量卻是少了些許,這讓李雲想來看看到底如何。
畢竟謝書桓名義上也是他這‘雲夢福德道妙上仙’的座下草頭神。
入山之後,李雲發現這平頂山的人少了許多,便也問道:“你這平頂山卻也是少了許多人啊。”
“他們都出城打工去了。”
謝書桓頓了頓說道:“小孩都外出讀書去了,很多家長也跟著一起離去了。”
這時,李雲恍然大悟,原來是離山去讀書了,難怪香火之氣少了許多。
本來這裡便是荒山之屬,人煙本就沒有幾何,這人越走,香火氣便越少。
“他們怎麼突然轉性了。”
李雲摸了摸下巴有些好奇。
之前接觸評定山村的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閉塞和愚昧。
對於讀書這件事,他們並沒有十分排斥,卻也沒有十分的在意,寧願讓孩子外出打工,在家種地也不督促孩子讀書,再加上孩童本就貪玩,在沒有大人的督促之下能想到去讀書的是少之又少。
如今卻一一轉性讓孩子去讀書了。
“這也算是在下的功勞吧。”謝書桓笑了笑道:“在下日夜託夢給那些孩童家長,向他們詮釋教育的重要性,既是‘山神’託夢囑託,他們自然會聽。”
“哦,原來如此。”
李雲恍然道:“讀為途引導心中正氣,這便是你的法子嗎。”
“然也。”
謝書桓正是如此想道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觀念,引心中正氣對於觀念已經形成固定的大人來說有些麻煩,可對於孩童來說卻並非如此。
讀。
讀書並非能讓一個壞人變成好人,卻能讓人知曉世間事理。
至於知曉事理之後是從善還是從惡,那便也是取決於他們的天性如何了。
只是謝書桓相信,絕大多數人心中是有善的,引得知曉事理,自會向善行去。
“不過這樣一來,他們離了山裡,讀了書以後大多也會留在城市裡,那你獲得的香火之力就會少上許多,這樣也好嗎?”李雲似笑道:“你這樣可是放棄了自己的香火之力呢。”
謝書桓看著李雲坦然道。
“上仙,你自己說的,引得一地正氣,方為一方土地,我既引了他們一心正氣,那我得不得那香火力又有何妨?”
謝書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