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邊說邊向前靠了半步,一臉自信的道:
“此題的答案就是……喝魚湯!”
報過答案,王、李二人目不轉睛的盯著趙管家,一個不停的舔嘴,一個可勁兒的搓手,既緊張又焦急。
聽完老王的答案,趙管家卻搖頭一笑,帶著幾分歉意道:
“抱歉!這次……兩位又答錯了。”
“啊?錯了?”
一聽答案不對,剛還信心滿滿的老王是倍受打擊,滿面不甘的道:
“不、不可能!怎麼會不對呢?不是喝魚湯……那就是吃魚!反正肯定跟魚有關!不然畫個魚鉤幹嘛?趙管家,您看,我跟你講一遍,您就明白了……”
早在廣場上,為了更好的研究此題,老王將謎題是原封不動的抄錄在了自己的掌心。
此刻,為了證明他的答案沒錯,當即俯身攤開手掌,將那題目“22=?”再次展現在了趙管家的面前。
沒錯!本月的謎題,就是這道對現代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數學題——22=?
但由於阿拉伯數字和運算子號是在13世紀才傳入的中國,大規模運用都到19世紀末了,所以漢朝的百姓根本就不認識這些玩意。想讓他們答對,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您看啊,左邊是個大勺,上邊是個小勺,這兩橫是筷子,右邊是個魚鉤。這幾樣東西放在一起,不明擺著是吃魚喝湯嗎?怎麼會錯呢?”
別說,拋開字元的本身含義,老王的描述確實挺像,就連趙管家聽完都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但光靠像肯定是不夠的,很快就見趙管家一臉遺憾的道:
“老王,你講的很有道理。若讓我來判,宅院就是你的了。但可惜的是,陸大人的答案並非如此,此題跟‘吃’和‘魚’毫無關聯,所以……唉!兩位還是下個月再來吧。”
王、李雖心有不甘,但見趙管家已有送客之意,他們只能悻悻的離開隊伍,將位置讓給了身後的張婉。
來到隊伍首位,張婉一直低著腦袋,面露怯意,眼神飄忽,似乎對自己的答案毫無信心。
但來都來了,不試一下就走定不合適,只能硬著頭皮上前招呼道:
“城南張婉,見、見過趙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