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華夏股市開盤。
萬眾矚目的“中天會”和陳鋒勢力集團,關於世邦國際集團控股權的爭奪,再次拉開序幕。
出人意料的是,陳鋒和阿新在股市裡的表現,再次“低迷”的令人髮指,原來二人那些秒入毫巔、天馬想空的手段和思路又統統都沒了。二人只是如老牛拉車般的在世邦國際集團控股權的爭奪戰中,和“中天會”反覆的拉鋸和爭搶,打得很笨、很苦、很無奈。
一時之間輿論大譁,大家都再說,陳鋒這次回來是怎麼了,腦袋讓門框擠了,原本睿智聰明的他現在變得蠢不可及,各種經營操作無一可取之處,把阿新這種金融界的絕世奇才都帶的一起愚蠢萬分,真不知道陳鋒在搞什麼。
就連世邦國際集團內部也都在議論紛紛,對陳鋒一系列的金融操作,頗有微詞的員工大有人在,甚至一些集團的中高層領導,也認為陳鋒近來發揮失常,狀態不佳,錯誤決定連連。要是這樣還不如退位讓賢,放權給阿新,讓阿新來主導股票市場裡的戰鬥和決策。
偏偏陳鋒就如同一個已經衰老糊塗,卻死抓著權力不放的昏君。自己不行,卻又不肯信任他人,明擺著是要抱著帝國一起玩完。
也不怪世邦國際集團的人胡思亂想,要知道就在這短短的幾天之內,陳鋒和阿新可謂是連連失守,步步後退,讓“中天會”對世邦國際集團的持股量暴增到41%,而陳鋒勢力集團這邊的持股量則進展緩慢,還不足35%,把之前凱歌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和大好局面,直接斷送,毀於一旦。
要知道“中天會”只要再收購9%的世邦國際的股份,就可以控股世邦國際集團,到時候集團易主,山河變色,新老闆上任,自然會帶來自己人,那時現在的中高層又能有多少人留下來,完全是個未知數。
因此,世邦國際集團管理層的那些職業經理人,自然是惴惴不安、人心思動。很多人已經在找關係、安排後路了。更有甚者直接跳槽,遠離了世邦國際集團這一是非之地。
不過“中天會”的核心層卻沒有掉以輕心,像藍護花、歐陽恆楚這樣極具城府的人就不說了,就連心機不深的王自明這一次都不敢大意,小心謹慎,生怕又中了詭計,可見是被陳鋒、凱歌等人給打怕了。
要知道這次由“中天會”和陳鋒勢力集團引發的金融大戰,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天會”強勢開局,陳鋒且戰且退,表現平庸。凱歌、石觀音等人雖然表現出色,但也只是在外圍敲敲邊鼓而已,隔靴搔癢、無關大局。因此讓“中天會”收購到手了大量的世邦國際集團的股票,從而也促使了王自明、藍護花、歐陽恆楚等“中天會”的領導層,下定決心,把對世邦國際集團的收購戰進行到底。
第二階段,陳鋒突然加大了對股市的影響力度,多次妙筆生花、瞞天過海的操作,打得“中天會”第一操盤手,有“谷大師”之稱的穀雨抱頭鼠竄、狼狽不堪。使得“中天會”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現金流消耗極大。而凱歌、石觀音等人繼續按兵不動更是令“中天會”疑心頓起、憂慮重重。
第三階段,陳鋒、Siri被人設計調走,阿新撤離主戰場,凱歌被迫走向前臺,石觀音、劉淇、劉京負責第二戰場,陳鋒勢力集團被迫提前打出一些底牌。
結果這些底牌令“中天會”大吃一驚,石觀音等人在外圍幹得極為出色,凱歌更是一鳴驚人,不但在股市上守成有餘,更是另闢蹊徑的在“中天會”嘴裡,生生的撬走了5%的世邦國際集團股份。不但凱歌聲名大振,更是給“中天會”埋下了失敗的種子。令“中天會”叫苦不迭,談凱歌色變。
而如今第四階段開戰以來,陳鋒、阿新又是一陣不死不活的狀態,直恨得王自明牙癢癢的,被陳鋒扮豬吃虎搞怕了的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深恐陳鋒又在搞什麼陰謀詭計,等著自己進圈套,弄得王自明寢食難安、茶飯不思。
不過隨著“中天會”收購世邦國際集團的股份再度超過40%以後,“谷大師”穀雨在京都精英俱樂部高調的展開了慶功宴,宣稱自己在響徹歐美的金融名宿霍華德·辛格的幫助下,早就令陳鋒沒有了還手之力,陳鋒已經江郎才盡、不足為慮了。“中天會”收購世邦國際集團成功已經是指日可待、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此時,王自明和藍護花也認為,陳鋒也許是真的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了,畢竟金融戰場上最重要的還是靠實力,陳鋒勢力集團在現金流上和“中天會”差的太遠,陳鋒這廝的一些取巧手段,可以用一時,不能管用一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