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〇七章 心狠手辣的凱歌(1 / 2)

因為包括“中天會”在內,在各方勢力看來,在陳鋒、Siri不知為何突然消失後,甚至連阿新都退出股市的主戰場,而去接手Siri負責的安保工作後。專長不在金融界的凱歌,能做到如今這種中規中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守成之君,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能再強求她更多了。

但是凱歌是何等人物,向來不走尋常路的凱歌,又怎麼能輕易讓人猜到她的真實意圖呢。

凱歌的確不擅長金融操盤,但是不代表她不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影響股市主戰場,要知道凱歌最擅長的可是商業運作。於是奇峰突起,凱歌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中天會”下面關聯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其中不少公司都參與了對世邦集團的收購,而有兩家小公司比較特別,其中一家上市了,一家沒有,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這兩家公司都把自己超過60%的股票抵押給了銀行,換取大額貸款,以投入到股市中,展開對世邦國際集團的收購。

把公司股份抵押給銀行,換取大量資金,在華夏的金融嚴管下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這兩家公司早在金融大戰前的準備期,就聯絡了非華夏的銀行,最後一家公司把公司61.5%的股份抵押給了港地的一家銀行,另一家公司把自己63.8%的股份抵押給了美國的一家銀行,最終都換取了大量的現金流。

而如今這兩家貸款早已到期,按規定兩家銀行都可以收回作為抵押的股票,據為己有。但是一般來說銀行是不會這麼幹的,因為一來這些小公司的股票不是很值錢,收回他們股票的實際價值,甚至遠不如給他們的放款;二來銀行收回這些股票也沒什麼卵用,銀行也沒有精力、人力去經營這些公司,還得找人收購這些股票,而這些股票賣不賣的出去,什麼時候能脫手,都是未知數。

所以,一般情況下,銀行是不會動這些小公司的股份的,而是樂得收取他們的逾期利息,這也是銀行放貸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而這兩家小公司把資金都投入到收購戰之中了,在“中天會”全面收購世邦國際集團,導致世邦國際重組之前,這兩家小公司自然無力償還貸款,也就認可了銀行多收他們利息的行為。

其實這在金融圈是很正常的放貸現象,大家都見怪不怪了。

而向來喜歡突發奇想的凱歌把這種正常現象變得不正常了。本來這兩家小公司的借貸情況是“中天會”嚴守的秘密之一。但是凱歌多年以來運作的“情報網”的確厲害,能力非凡。兩個分別叫張重華、許諾的男女商業間諜,最終得到了這兩家小公司的隱秘資訊,凱歌在給予這二人中重獎後,就把“魔爪”迅速伸向了這兩家小公司。

有了可靠的情報,過程其實就很簡單了,凱歌親自出馬,和手握這兩家小公司股份的銀行展開了艱苦的談判,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達成了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兩家銀行收回了投資和可觀的溢價回報,而凱歌的成為了這兩家小公司新的債權人。

因為世邦國際集團的一舉一動都在“中天會”的密切關注之下,因此凱歌注入資金到HA安保有限公司,由HA公司出面收購了這兩家小公司。

凱歌還有請了華夏政府的相關部門,陪同HA公司的阿新一起接管了這兩家小公司,凍結他們的一切資產,禁止他們買賣所有股票。

與此同時,凱歌攜石觀音高調的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宣佈對這兩家公司收購成功的訊息,這兩家公司一家握有世邦國際集團3%的股票,一家有2%的股票,凱歌宣佈把這兩家公司納入陳鋒的勢力集團的序列中去,這5%的世邦國際集團的股票自然也都納入了陳鋒利益集團的勢力範圍。

一時之間,輿論大譁,“華夏雙嬌”風光無兩,人人都誇凱歌的奇思妙想和可怕的情報能力,想不到凱歌不但守成有餘,更是進取心十足,不少勢力都感到了凱歌的可怕,不聲不響間竟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紛紛告誡自己子弟,萬萬不可與凱歌為敵。而人人也都在看“中天會”的笑話。

據傳,王自明在“中天會”核心人物的例會上,怒不可遏的掀了桌子,破口大罵負責這兩個公司的藍護花和林家的林蘊是傻瓜、蠢貨,一點面子都不給,氣得林蘊當場離席,拂袖而去。城府更深的藍護花雖然沒有離開,甚至當面向大家認了錯,承認了自己的疏忽和大意,但也是面色鐵青,神情甚不好看。“中天會”這種鬆散聯盟的裂痕初現。

不過也難怪王自明生氣,要知道在股市上毎收購世邦國際集團1%的股票,都要和陳鋒的勢力集團寸土必爭,殺得不亦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