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孩子回來上課。”
12個學生換上了合適的新校服,坐在教室裡連教室的一半都坐不滿,不過大家都很興奮,學得十分認真。
因為去的義工比較多,所以安排了幾個研究生義工去教學授課,林淺她們幾個在校大學生就被安排了其他工作。
林淺和林渝被安排跟隨老校長到處走訪,姜蕭何保護跟隨。
這支四人組的小隊伍,在午飯過後就出發了。
林渝悄悄地對林淺說:“小伍他們幾個男丁被安排去割草,那草比人都高,幸好我們不用去。家訪嘛,有吃有喝,多好。”
可是,林渝的這份小竊喜在兩個小時之後就徹底打臉了。
因為他們走了兩個小時,才走到第一戶學生家裡。
老校長卻說,這是離學校最近的一戶。
林渝欲哭無淚,內心又增添了一份後悔。
那是一戶簡陋的平房,泥磚混合的牆,紙糊的窗戶,木製的門,在她們的認知裡,這種房子只存在在古代舊社會或者文物館裡。
林淺和林渝一個對視,都很震驚。
老校長介紹說:“這個學生叫何小翠,是我們大青山小學成績最優異的學生,她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前不久家裡的奶奶去世了,她還有一個常年臥床的爺爺和一個小弟弟,所以她就沒法上學了。”
“但這個丫頭非常聰明,也非常好學,就這麼放棄學業,實在可惜了。我想過,如果能幫她解決爺爺和弟弟的問題,她就能來上學了。”
“這些孩子太可憐了,你們說這種窮鄉僻壤,如果不讀書,哪有出路?”
幾個人走到門口,還沒開門,就聽到裡面的吵嚷聲。
“你去上學,快去!”
“我不去,小明會亂跑,萬一跑出去回不來了怎麼辦?”
“把門鎖上,再不行把小明拴住,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去上學。”
“爺爺,我不去,我不放心你們啊。”
“傻丫頭,難道你想一輩子呆在這大山裡嗎?爺爺陪不了你們幾年了,到時候就算你走出大山,沒個一技之長,怎麼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