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兩撥殺才(1 / 3)

可汗如太陽,高高照蒼穹。

威德之所被,煜如天下光。

部屬如草木,小丑如冰霜。

草木日益長,冰霜日消亡。

太陽有出沒,可汗壽無疆。

惟我大可汗,手握旌與旗。

下不見江海,上不見雲霓。

天亦無修羅,地亦無靈祗。

上天與下地,俯伏肅以齊。

何物蠢小丑,而敢當馬蹄!

我與香香、小魔鏡,偷偷地隱藏在雲中,趕往了要開戰的邊境。草原部落的三十萬大軍,正在高唱他們的軍歌《阿剌來》,其音雄偉壯麗,渾然若出於甕。聽起來極其有氣勢,軍容也的確強盛。

在很多世界裡,很多遊牧民族的軍歌就是這個《阿剌來》。就像那建立元朝的蒙古軍隊也是如此。

元史記載:元初,宋丞相文天祥被執至燕京,聞軍中之歌《阿刺來》者,驚而問曰:“此何聲也?”

眾曰:“起於朔方,乃我朝之歌也。”

文天祥曰:“此正黃鐘之音也,南人不復興矣。”

比起南宋朝廷在西子湖畔,紙醉金迷,整日沉溺的靡靡之音,蒙古軍歌《阿剌來》豪邁雄渾、氣吞萬里,是真正的帝王之音。充斥亡國之音,毫無鬥志的南宋朝廷,面對蒙古的鐵流不亡國才怪。

很多世界裡,都有極窩囊的宋朝,還記載著一個故事說,臨安將危日,文天祥語幕官曰:“事勢至此,為之奈何?”客曰:“一團血!”文曰:“何故?”客曰:“公死,某等請皆死。”文笑曰:“君知昔日劉玉川乎?與一娼狎,情意稠密,相期偕老。娼絕賓客,一意於劉。劉及第授官,娼欲與赴任。劉患之,乃紿曰:‘朝例不許攜家,願與汝俱死,必不獨行也。’乃置毒酒,令娼先飲,以其半與劉,劉不復飲矣。娼遂死,劉乃獨去。今日諸君得無效劉玉川乎!”客皆大笑。

這和明末的禮部尚書,天下文壇領袖錢謙益叫囂殉國叫得最賣力,可到清順治二年,即南明弘光元年,五月,清兵進逼南京,兵臨南京城下前,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時值五月,水當然不冷,柳如是奮身欲沉湖水中,卻被錢謙益硬拉住了。五月十五日,錢謙益就率諸大臣不戰而降,開了南京城門在大雨中跪迎清軍。

其實,不管草原部落有多麼強盛,只要農耕文明不是怯戰、昏庸之輩當道,前者都難以撼動後者。

雖然,現在,對面的草原部落三十萬大軍軍容強盛,萬眾一心,且都是騎兵,但他們碰到的是最好戰,人人聞戰則喜的老秦人,哪怕後者大多是步兵,我也不看好前者,因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後者個個都悍不畏死,哪怕是步兵對騎兵,即使是戰死了,也能咬下對方一塊肉。有的時候,人有馬不如有狼性,草原的牧人也怕狼,三十萬騎兵,打不過三十萬頭餓狼。

身為魔界圖書館,珍藏了所有兵法的小魔鏡,當然很懂軍陣,嘻嘻著說,那些老秦人背城而戰,不愁補給,且設定了極多阻馬樁,又有屢試不爽專門阻攔對方戰馬衝鋒的長矛陣,草原部落的騎兵難以衝鋒,只是移動起來比較方便。不要懷疑!只要軍紀嚴明,悍不畏死,長矛陣就可以抵禦騎兵衝鋒,防不住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軍紀渙散,士兵貪生怕死,面對敵兵衝鋒,心裡打怵,沒有奮起反擊,捨命一起用密集的長矛阻攔對方。如果對方的騎兵射箭,不要緊!秦軍的長矛陣後面,也有弓弩手,遊牧民族善射,可老秦人更善長,射程比他們遠,箭矢還比他們的更鋒利,還有很多連發的秦駑。再說防禦,秦軍配備鎧甲的人,和對方配備皮甲的人相當,防護力要更強。

我眯了眯眼看天,天上的太陽今天格外小,已有許多蒼鷹和禿鷲盤旋嘶鳴,就等著大戰結束吃肉。

再低頭看地面上對峙的雙方,這是人間戾氣最重的兩個族群了,都好戰至極,一個殺搶成性,動不動就屠戮,另一個也不賴,聞戰則喜,上陣之後都是殺才,砍人頭如同砍瓜切菜,拎了人頭作為軍功憑證,滿身是血,還要繼續追殺別的敵人,爭取斬獲更多首級換取軍功,瘋狂如同惡魔……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追根溯源,他們起源於同一個種族,只是後來語言和習俗分化了而已。

我與小魔鏡以及香香,趴在雲頭上觀戰,不出小魔鏡所料,隨著雙方吹起進攻的號角,雙方六十萬大軍激烈地交戰在一起,殺不多時,我們就看到,那號稱無敵的大可汗的軍隊,開始愈發受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