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溼生、化生,皆因**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摩登伽女與阿難尊者,有過五百世姻緣,這那五百世中,他們相互敬重,相貪相愛。五百世後本應緣盡,可摩登伽女在舍衛國再次見到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華的阿難,又情不自禁地一見傾心。
這些,並非是我杜撰,前一段話出自《圓覺經》,摩登伽女事,出自《楞嚴經》、《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尤為詳細,佛問摩登摩登伽女:“你愛阿難哪裡?”
摩登伽女言:“我愛阿難的眼睛、愛阿難的鼻、愛阿難的嘴、愛阿難的聲音、愛阿難行走的樣子。”
愛不重,不生娑婆,原來,所有的世界,都是婆娑的世界,婆娑即遺憾。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幸運女神還是孔雀聖女時,憑藉最擅長無視結界的天賦,曾自靈山結界私自撿回來很多佛經,很多都是佛門封禁的故事,了悟後說,不經紅塵,又如何,能夠看破紅塵?不曾愛過,又如何放下?佛也都是愛過的。只是,他們現在,很多都不敢承認。韋陀菩薩與曇花仙子,也修了三生三世。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接下來講,佛向摩登伽女言:“眼中有眼淚和眼屎,鼻中有鼻涕,口中有唾液,耳中有耳垢,身體中有屎尿,無一處不是汙穢髒臭之處。若你們作夫妻,便也是從髒臭處生子,有了孩子後你們便有死亡。死亡便有別離哭淚痛苦,這樣對你們自身有什麼益處呢?”
摩登伽女聞言,隨即細細苦苦思索,想到自己貪戀的色身中皆是汙穢醜臭的,於是,自正其心,不作貪戀,證得了阿羅漢道果。證得阿羅漢果之後,佛說你可以前去見阿難了。摩登伽女慚愧地低頭,長跪在佛前言:“過去弟子實在愚痴,所以愛慕阿難。如今我心意已開,如黑暗中有燈火,如乘船已達彼岸,如盲人得扶持,老人得持柺杖以行走。今佛同我開示,我心中頓時茅塞頓開。”
佛洋洋得意地向諸多比丘說:“這位摩登伽女,過去五百世都是阿難之妻,與阿難情緣深重,五百世中,他們相互敬重,相貪相愛。今天一同在經教戒律中得道,他們夫妻相見就如同兄弟見面。”
最是崇拜墟神的小白,滿臉鄙夷地哂笑說:“荒謬!荒謬!實是大可笑!如此矇騙無知女子,棒打鴛鴦拆人姻緣!他佛門不是說,色即是空,那讓摩登伽女與阿難尊者相愛,也就等於什麼都不曾發生,又有什麼關係?佛說放下一切執念,他自己為什麼不能放下向佛的執念,執意拆散摩登伽女與阿難的姻緣?他佛門說,不垢不淨,又如何嫌棄人身之汙垢?他佛門說要舍愛得道,又如何他們佛門衰落式微至斯?可是他佛門中人大多心中有愛,無法真正向道?墟神率真有真情,為何卻又能得道?佛陀們舍愛得道,因何盡皆遠遠不如墟神?追求無慾,本身就是一種欲,大荒謬!”
我蹙眉咬著指甲,訥訥地囁嚅說:“人家阿難尊者,可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耶!我覺得,阿難最能繼承佛陀的衣缽,畢竟,阿難比迦葉等佛的其它弟子,更有佛心更得佛所喜愛。佛陀無論如何不能承受損失掉阿難這麼重要的弟子。想辦法拆散痴情的摩登伽女和阿難尊者,就理所當然了!”
小白與我站在北海龍宮前,極其惋惜地道:“沒錯!阿難尊者在佛門中的地位,遠不是曇花仙子愛慕的韋陀菩薩所能相比。損失掉阿難尊者,會讓佛門顏面無光,難以自證其說,在世間立足,繼續宣揚佛法。試想,佛主最得意的弟子都叛離了,證明佛主連最得意的弟子都不能渡過苦海,佛主又有什麼顏面讓其它人信奉自己的佛法呢?損失掉阿難尊者,對佛門這面大牆的損傷太過慘重,弄不好,會因此岌岌可危!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既為無涯,何來是岸?是海總歸是要有岸的!佛門必是想說,舍愛向佛,便是彼岸。他佛門的岸是岸,難道,道法自然的道門的岸,就是海嗎?摩登伽女在與阿難尊者相愛五百世後,墜入苦海,是從哪裡墜落的?總歸是從岸邊墜落的!”
這故事最虐的是,曾是孔雀聖女的幸運女神,見過摩登伽女。幸運女神後來嘆息說,摩登伽女聰慧過人,哪裡是那麼好糊弄的?她一個弱女子,又還能怎樣?只不過是像晴瑤虐戀裡的晴瑤,為了能在唸念不忘的摯愛面前呆下去,每日不為人察覺卑微地看摯愛一眼。這樣,就已經很知足了,不得不強斬相思,裝作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