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一提點,伸手製止了紅唇微啟、想要開口說話的唐茹雪,義正言辭道:“對!我也不相信!不準宣揚迷信思想,你今天給不出我們倆一個合適的解釋,我們倆就合起夥來打你的屁股哦!”
瀟瀟也同仇敵愾道:“不要欺負我在深山裡長大哦,我們懸棺族也有學堂!我記得,文學課上,老師鑑賞杜甫的這首詩說,泉客指的是美人魚,相傳它們流出的眼淚能變成珍珠,泉客珠就是珍珠,是血汗的結晶,杜甫用泉客象徵被剝削的天下百姓,用泉客珠也就是珍珠,象徵天下百姓們用血汗創造出來的勞動果實。這首詩,是在控訴黑暗時代殘酷的剝削制度,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我一向是背下這些古詩鑑賞,才能夠總得滿分的!想來,那珍珠化血,必然只是比喻!”
唐茹雪微微一怔,簡直想要吐出一口老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的,會被當假的,什麼天理?
萬里之外,杜甫老先生的亡靈,實在氣不過了,從棺材裡頭勉勵地爬了起來,顫巍巍地拄著柺杖,向我們這個方向氣道:“老夫那首詩,不是這麼賞析的!老夫寫的珍珠化血,是真的!是在敘述一件真事!沒有想要用任何東西象徵什麼!老夫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剝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老百姓交皇糧是天經地義的事!老夫只是愁怎麼交皇糧!是哪個混蛋附庸風雅,牽強附會,曲解老夫的意思的!這寫詩,哪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雖然隔了萬里,但我們一小堆人,居然通感到了這副場景,可見,杜甫老先生實在是冤枉地很吶!
我連忙招手安慰他,哄他回去道:“好啦!好啦!每個大小世界,都有與您老人家重名的人,都寫過這首詩被後人這麼曲解!學生被逼無奈,不這麼賞析就得不了分!得不了分,回家就要捱打!”
“聽說,在一個低等的小世界裡,有一位文學巨匠寫文章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那裡的鑑賞家們說,正是這等看似累贅的話,才構建了一種語境,一種氛圍,表達出了作者的孤獨、桀驁和憤悶,讓讀者期待另一棵是別的樹,結果卻還是棗樹,給了讀者一種突兀感,引發讀者沉思,寓意著黑暗的時代接踵而至,美好的時代遠遠沒有到來。只有用靈魂品讀,才能真正讀懂作者的寂寞,在濃黑的悲涼中,在麻木愚弱的民眾中,獨自彷徨地吶喊……”
“司命們問了這位作者,實則,人家當時靠寫作養家餬口,每多寫一個字,就能多賺一點點錢,那樣寫只是為了湊字數。人家都沒有咆哮,質問是誰胡說八道,曲解他的意思。十分了然那些鑑賞家硬著頭皮牽強附會,把狗屎品出一朵花來,也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於是,選擇了體諒和沉默!”
“您老人家,還是趕緊回去歇著吧,要有胸懷,您這點委屈,不算委屈!往後,還得多擔待著點!”
杜甫老人家的亡靈,被我洛洛一番話,羞地面紅耳赤,掩面顫巍巍地回去了,回去提升包容之心。
唐茹雪搖頭長長嘆息後,才又道:“哎,你們看,我就說嘛,杜甫老人家,寫的珍珠化血是真事!”
“後來啊!有個跟隨駝隊販賣香料,來青羊小鎮買瓷器和絲綢的色目人,用色目人的文明,為我們解開了謎團!原來,珍珠的成分,是碳酸鈣和氨基酸,我們南方空氣潮溼,二氧化碳容易與水反應形成碳酸,碳酸與碳酸鈣反應,會產生溶於水的碳酸氫鈣,空氣中的水汽接觸它後不斷冷凝,就會變成水珠把它溶解,從筐子中漏下去!氨基酸更容易分解成紅色有機物,看起來就像是血!”
唐茹雪敲了象牙小摺扇,提點我們道:“這就是珍珠化血的原理!有些珍珠存放上幾年,突然就沒了,有些人就要打罵丫鬟或者子孫,認定了是被他們偷取了……那些丫鬟和孩子,多麼冤枉啊!
“棺材中的屍骸的成分,與珍珠幾乎完全相同!骨骸基本是碳酸鈣,皮肉最終都會分解成氨基酸。”
“這也要怪我們青羊小鎮的木匠手藝不佳,它們做棺材總是有縫隙,手藝遠不如箍桶匠以及別的地方做棺材的師傅。且常有老鼠、獾、狐狸或者黃鼠狼打洞到棺材裡住,就使得棺材的空氣順著那些動物打的洞,以及棺材的縫隙與外界流通。不流通才怪!那樣,住在棺材中的動物會被憋死!”
“我們南方空氣潮溼,空氣中以及住在棺材中的動物們撥出的更濃的二氧化碳,容易與水反應形成碳酸,骨骸與碳酸形成的碳酸氫鈣會溶於水,悄悄地從棺材的縫隙中流走!皮肉分解成的氨基酸,進一步分解,也會變成液體流走!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