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一下,假設每戶四口人,有一斤餘鹽,那麼她要換十石米,就需要收二百六十戶人家的鹽,要是把盛家五十石米都換了,那就跟上千戶人家打交道。
一天兩天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太久,耽擱盛家的行程,還容易惹上麻煩。
得速戰速決。
這種情況,只能打出“先到先得、飢餓銷售”的牌了。
魏銘對與她滿肚子生意經如何好奇就不說了,只是一村的人去魏家交鹽、記名、等著發糧,老朱婆就是耳朵再聾、眼再瞎,也覺出不對勁了。
她大兒媳婦高氏得了可靠訊息,“說是木子三叔魏大年攀上富貴人家了,那家行善積德,竟然願意以鹽換糧,還是尚好的糧食,先給了木子和那翠枝半鬥帶過來,不僅有隔年米,還有新米!”
老朱婆瞪眼咧嘴,“新米?!那還不得金子一樣的錢?!誰捨得用新米換?”
“新米不換,只換隔年米。”高氏解釋。
“那也了不得了!你都打聽準了?別是人家哄你吧!”老朱婆翹了二郎腿,不信。
高氏才不管她信不信,村裡家家戶戶都拿鹽去魏家記名,不僅綠亭村,附近幾個村的都跑過來換。就是因為老朱婆得罪了魏家,沒一個人上門跟他家說,要不是她死纏爛打地問人,還得不來這訊息呢!
她陰陽怪氣道:“婆母不信也好,我這便拿鹽去我姑家,讓我姑替我換,誰讓咱們得罪了魏家?等到換了糧食,婆母可別吃!”
“你個小賤婦!”老朱婆氣得跳腳,“等老大回來,讓他打斷你的腿!”
高氏才不怕他,“你兒正煩呢!魏家收鹽沒咱家的事,幾個狐朋狗友也不跟他說,他這賬算誰頭上?!嘿!我看你老還是拎清楚吧!”
高氏說著,拿了家裡兩斤鹽,往她姑家去了,老朱婆恨得牙癢癢,指著她後背罵了半晌,直到高氏走遠了,才呼哧呼哧往木墩上一坐,斜眯了眼。
“什麼以鹽換糧?!我看就是販賣私鹽!敢販鹽跟官府作對,作死!”
*
*向後翻,聽見大家的呼聲,加更安排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