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在已經進了七月底,距離鄉試只還有半月的工夫,還剩下小部分地方沒有打掃完。
魏銘告訴她,貢院三年才開一次,平日裡根本無人打理,要是他們再提前一月過來看,可以看到貢院的蓬蒿比人高,十分荒蕪,“至於狐狸、黃大仙之流,更不用說了。”
崔稚嘖嘖,魏銘又道,“掃除也就這幾日的工夫了,等到八月初一,正副主考等考官的房間都要全部備好,一應傢俱上新,還要用錦緞裝點,整個貢院換一番氣象......”
有魏銘這個科舉萬事通在,崔稚這番參觀收穫頗豐,出了貢院還歎為觀止。
科舉真是古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大事啊!
他們一行往城裡人多處,尋了個人滿滿的老酒館,等了一會才做了上桌子。濟南的菜式更有北地的風格,燒雞驢肉都不能少,崔稚得了魏大人一天的講解,拍拍胸脯,“我請客!”
鄔梨尤其高興,一手拿起筷子,一手拉起魏銘的手,“託魏案首的福!”
魏銘笑而不語,終於見著崔稚又恢復了那副愛吃愛喝的模樣,他暗暗鬆了口氣。
只是眾人吃了些東西往回走,走了沒多遠轉進小巷子裡,竟然打眼瞧見一個熟人。崔稚和鄔梨都“嘖嘖”了兩聲,那熟人一轉頭也瞧見了他們。
不巧,正是親自帶了兩個兒子前來考舉的鄔陶氏。
*關於貢院的說法,參考明朝貢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