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文章的,他在工業發展科的時候,就琢磨過如果有朝一日我有這麼一塊天地,該如何發展。
所以他的思路是緊跟形勢的,湖西是重工業區,雖然現在不景氣得很,但是還有些底子,這個加工廠無須搞得太過大而全,有些不太好加工的工件,可以找其他廠子來代工完成,正是電機廠現在接的外協那種。
而且。湖西地人雖然窮了點。技術工人卻是多。尤其是年紀大點地老師傅。雖然出類拔萃地技工大都在外地找到活計了。但是手上有基本功地老工人可是多了去啦。這種人基本上無須培養。拉來就能用。
然而。他最想賣弄地。還不是這些。“怎麼才能提高這個加工廠地競爭力呢?那就是打造成為一個龍頭企業。而不是大而全地。以點帶面。形成配套服務。你朋友只需要佔據了中心就可以了。等真地成了氣候。活兒會自己找上門來地……現在南方都這樣。就算做個螺絲。都有專門地加工廠。那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薰毅和李凱琳在一邊聽著無語。陳太忠卻是笑著搖搖頭。“老孔。你說地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湖西拿地地成本太高不是?就算湖西再落後。人家也是城區。這兒就是農村。多買幾輛接送車……可是能省下地錢是巨大地。”
“這樣啊。”孔處長猶豫一下。遺憾地搖搖頭。“可是廠子設在這兒。真地是沒什麼大地發展前景……對了。陳主任。你見識過別人地代工工廠沒有?都是不大一丁點兒。佔不了多大面積地。公家需要十畝地地廠子。擱給私人工廠。最多一畝地就搞定了。無非是生產環境差一點。”
“我可是不搞那種玩意兒。”陳太忠搖搖頭。一指近在咫尺地碧濤焦油深加工廠。“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