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勝正生著氣,本不想理鄭家的小子,他大了林利勝幾歲,也不在一起玩。而且兩家因為後院土地相接,素來有些紛爭,已有些年頭不再來往。
可誰知道鄭家的小子那天吃錯了什麼藥,見林利勝不理他,反而氣焰更勝。直接從臨街的圍牆翻了出來,然後從林家的狗洞爬進了林家院子。那邊的幾個婆子身體笨重根本爬不上去,急匆匆回家去稟報了。
這邊跟著林利勝的媽子也發現了闖進來的鄭小子,趕忙連哄帶騙的說老爺子找林利勝,讓林利勝趕緊回家。
林利勝雖半信半疑,但這廂剛闖禍還在監禁期,再不聽話,只怕爺爺真的動氣。所以,便嘲笑了兩句鄭小子就向著媽子走了回去。
誰知道鄭家小子聽見林利勝罵小狗鑽狗洞,一下子怒起,抬腳就把林利勝給絆倒了。
時局凋敝,即使是樹大根深的林家也已好幾年沒有修葺過屋後的院子,原來假山上的石頭滾落得到處都是。林利勝這一磕就磕到石頭上,頓時血流如注。
不遠處的老媽子嚇得吱吱呀呀語不成句,又想過來抱林利勝又想回去稟報管家。這一猶豫,林利勝自己就爬了起來,撿起身邊的一個石頭就向鄭小子衝了過去,兩人滾做一團。
老媽子這下倒是清醒了,趕緊跑向後廚叫人。但地主家的院子實在太大了,待到僕人長工們聽信趕來,林利勝已經把鄭家小子拖到枯井邊上,這會正想把他扛起來扔進井裡。
曾葉茂那會正在偏房裡跟著莊上的師傅學記賬,聽見動靜也不顧師傅的阻止,急忙趕了過來。然後就看見兩家僕人和長工對著林利勝抱手抱腳,要把他和鄭小子分開。同時還要防止他們掉到井裡。
林老爺子從鎮裡議事歸來,氣得連手裡的金絲楠木柺杖都扔了。
看著林利勝眼角凝結的血塊和手邊一盆盆猩紅的血水,老爺子當即就帶人把鄭家側門給封了。說鄭家欺人太甚,竟在光天化日下過側門入到別人家裡,行打家劫舍之事!今天他便封了他家門,省得他家子孫再犯這般偷雞摸狗之事。
鄭家老爺子好幾年前就去世了,當家的二爺看見自己兒子臉上也沒塊好地方,雖然心有不甘,但總歸自己理虧在先。
等到動靜慢慢變小了,鄭老二便帶著自己兒子上林家賠禮道歉,也好讓林家看看他兒子被打成了什麼樣子。
可過了前廳,竟看見林利勝還在正廳包紮,一盆盆的血水有暗紅的、猩紅的、血紅的、還有粉紅的,就像是專門擺給他看的一樣。更要命的是林利勝暈過去了,他站了那麼許久,一直沒醒。
這下麻煩了!
本來他是帶著自己兒子來道個歉,好讓人把側門的石頭木板拆了,順道也要個公平點的說法。可現在這情況,別說要說法了,純粹是送上門來找罵。
果不其然,被林老爺子從為人處世到撫養子孫後代好一通教育。最後還說是因為他家的側門方向開得不對,才有今天這沒落的樣子。讓他自個請個風水先生往別處再開開,也好換換風氣。
鄭老二也知道林家小輩裡就林利勝這一棵獨苗,如今被自己的兒子打成這樣,便再也沒敢做聲,只能灰溜溜回去了。
其實吧,林老爺子陰冷的臉色是裝出來的。
那會兒,老爺子剛從側門回來,便大喝著讓老媽子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本來是一臉怒容,可是越聽越高興,越聽越激動。
一個勁誇林利勝打得好!遇強則強,臨危不懼,有骨氣!
不虧是他的孫子,沒有辱沒林家先祖文武狀元的美名!
好幾十年過去了,曾葉茂依然記得昏黃的燈火下,老爺子抱著睡醒的林利勝舉高高轉圈的樣子。那種打心底裡湧出的愉悅和自豪,溢滿了那個微寒的冬夜。
“年前回去看看長輩們?”
林利勝一聽,隨即停了腳步,眼神暗了下來,伸手無聊地來回拍打著旁邊攤位上掛著的燈籠須。
“你想年前回去?”
可以說,除了這具肉身,林利勝沒能從父母那裡得到過任何東西。
從小他便跟在爺爺身邊,受爺爺的關愛,受爺爺的教育。故林利勝對爺爺的感情很深,每次回去心情都深受影響,
以往為了不影響林利勝過年的心情,他們一般也都是年後或者清明回去拜祭。
但事實上,幾位長輩的忌日是在年前。
具體是哪一天兩人都忘記了,只記得是除夕的前幾天,那天特別的冷,下著凍雨。
“就回去一趟嘛,年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