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此地千里之遠的盛京。
金鑾殿上。
“陛下,北蠻已經推進至兩河一線,河西安撫使戰死,麾下三萬兵馬僅逃散出三千,河東路安撫使率領麾下降了北蠻。北蠻已經兵至盛京北守之外。”
盛京有四個建國以來就建造的三個附庸城市,北守西守與東守,原本是為了抵禦北朝的入侵,後來被用作分擔盛京臃腫的人口。
原本修建的防禦工事現在也都拆除的七七八八,好在盛京工匠很多,人更是不缺。
早幾日因為北蠻進境太過於迅速,朝廷這邊聽到訊息的時候北蠻已經距離盛京不遠了。
在昨日北守城才行動起來建造早已廢除的防禦,大量的人口向著南面的盛京湧來。
按照北蠻的速度,現在北守那邊應該是打起來了。
大盛的皇帝面色很不好看,為什麼別人打到我的臉上來了你們才知道,你們這些臣子是吃屁長大的嗎!
但是仗還是要打的,打仗就要倚靠下面這些吃屁的人。
大盛的皇帝今年已經五十有七,按道理講該是退休的年紀,太子也都等了三十多年了,但是老皇帝就是健康這也沒辦法。
老皇帝看向臺下的眾人,都低著頭,好像腳面上有好東西,不得卓麼個十天八八天抬不了頭。
都是奸臣!老皇帝心中怒火蒸騰。
於是轉身看向文官中一個年輕人,“方良玉,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方良玉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年輕氣盛,士大夫不納稅已經是千百年來的大家心照不宣的規則了,但是方良玉這個棒槌就直接捅出來了。
老皇帝當時問:“我大盛方圓萬里,人口億兆,連個打仗的錢都拿不出來嗎!有這麼窮嗎!”、
眾人皆不答話,方良玉說:“我大盛說窮也窮,說富也富,窮是官府窮,富是子弟富,就是所謂納富於民。”
老皇帝說:“民眾富不就是官府富嗎!他們不給官府錢嗎?”
方良玉道,“還真不給,富的也不是這些普通的百姓,他們連活下去都夠嗆,富的正是你面前這群人,一個個的富得流油,家族裡沒有幾千幾萬畝地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當了這麼多年官。”
於是官家大怒。
徹查。
這一查,了不得,查的方家反叛,北蠻南下,佛道避隱。
查的大盛天傾。
老皇帝心氣也高,當下問道:“誰願意去擋北蠻與京城之外?我願意拜他為太尉。”
太尉就相當於現在的元帥稱號,也就打仗的時候能出幾個,不打仗的時候封頂也就樞密使。
幾個樞密使共同執掌樞密院,但是兵權還是在皇帝手上。
皇帝現在這個意思是說,我把兵權交出來了,來個人去帶著這些兵打仗吧。
沒人。
等了半天,方良玉終於開口了,“臣願往。”
於此同時,北蠻,也就是大源的皇帝也在於臣下商議。
“西邊那一隻已經過了大河,正在分兵鎮壓各地,那些武林門派也願意隨軍出征,只求大源立國之後能給他們一個名號。”
大源皇帝心想,名號這東西多好,這些武林人士天天就知道這東西,一個天下第一爭了數百代江湖,除了千年之前的劍聖之外就再也沒有一個天下第一。
於是大源皇帝說:“此次南征成功之後,我會立下三宗七派,這十個門派以後就是官方正式承認的名門正派,可以參軍,可以參政,這十個門派的掌門都是一品的高官。”
武林門派何止上百,就給十個。
等這南征打完之後他們自己還得把狗腦子打出來,二桃殺三士,妙啊。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邊只是寺廟就有四百多個,不算廣元寺這種龍頭企業,就說那些小門小戶,一個個的都有壓箱底的功夫,只有十多個人都能當一百個兵士用。
大源皇帝都想好了,這些人就當做敵後突擊小隊。
北蠻如此之快的南下,離不開這些人的滲透暗殺。
更別說那些大宗門,廣元有數千棍僧,這次為了剿滅廣元這個頑強的宗教反大源勢力,大源皇帝調動了此次南下十分之一的兵力去圍剿。
更是有密宗的法王弟子隨行,一定要把廣元這個招牌打掉。、
“報!廣元寺覆滅!但是其內弟子不知去向。”
覆滅了,但是裡邊沒有弟子?數萬兵馬你就打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