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儀將這張紙推開,重新將這三個裝置排列在一起,再從周圍畫了幾條線,最終就變成了一個整體。
曾良君覺得眼熟,突然響起了什麼似的,腦袋一熱,隨後脫口而出:“託卡馬克裝置!”
“很對!”
託卡馬克裝置能夠產生大量的等離子體,用在**上面的翻譯很簡單,也很傳神:“電漿**。”
之前曾良君參加託卡馬克裝置研發,不過現階段如此舉行的託卡馬克裝置都只能夠產生極為稀少的等離子體也就是“電漿”,效率太差,用來發電都非常困難,更別說用來製造**了。
但是眼前的卻有一把實打實的電漿槍,電漿槍發射出來的電漿,溫度動輒就是上百萬度的高溫,任何物體在電漿**面前都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被碳化,被蒸發。
第464章電漿武器
電漿**雖然可怕,提出這個概念也有不少年了,不過別說樣品了,就連設計都沒有出現過一個,只是在各種科幻片還有科幻動畫裡面經常出現,原因之一就是人類現在距離真正掌握“電漿”這玩意的路還很長。
最近的例子,就是紅岸基地的那臺大傢伙,那是迄今為止世界範圍內最好的成就了,當然,紅岸基地裡面的熱核聚變,主要目的不是用來製造等離子體,而是利用等離子體進行熱核聚變產生能源。
可是目的不一樣,**卻是一樣的,如今卻有一個微型的範本擺在了曾良君面前,只要將這個圖紙和這個**研究透徹了,不僅電漿**有突破,就連熱核聚變同樣會跟著受益。
紅岸基地的熱核聚變實驗,為什麼要做在地下?為什麼在反應爐那裡要建立厚重的牆壁?就是為了防止這些該死的高溫電漿四處肆掠,可是這把小小的槍中,竟然也能夠儲存電漿,並且發射電漿,這就必須讓槍械達到兩種條件,第一就是有著極高的效率產生電漿,第二就是這把槍的內部結構能夠容*百萬度的高溫灼燒。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同樣也意味著託卡馬克裝置就不需要用磁場來束縛等離子體了,如此一來,世界上面的熱核聚變專案都會迎接一種新型的,能夠抵禦超高溫度的材料,問題是這種材料是什麼?
曾良君此前對這把電漿槍裡面的材料進行過探測,雖說那種材料非常堅固,實際上也沒有太出色的表現,在曾良君看來還不如外星人金字塔遺蹟牆壁上面的超固態物質。
但是現在看來,曾良君還是低估了外星人的科技,那種艙壁上面的分子排列,曾良君曾經也懷疑過,因為它使用一種很特殊的方式排列著,如果讓曾良君回想一下,那種排列方式其實非常不穩定,難道是用不穩定抵消不穩定?這樣看來,只有真正的實驗,才能夠將心中的疑惑解開。
“不僅僅如此,”呂儀繼續說道:“你看上面的這些紋路沒有?”
呂儀說的這些紋路,曾良君當然瞭解了,就是類似於槍管膛線的作用,只是曾良君沒有說話,畢竟呂儀才是槍械方面的專家,在這一點上面呂儀的見識比自己和丁衝見識強很多。
“這些紋路確實跟之前猜測的一樣,是起到膛線的作用,可是它並不是普通意義上面的膛線,因為作為普通的膛線,這些刻痕的印子就太淺了,這幾天時間,我透過這些特殊的膛線經過了反覆推算,你看看我的推測。”說著呂儀就將另外一份圖紙拿了出來,這份圖紙是呂儀自己畫的,他從許多角度去測算膛線對“子彈”進行的干擾和作用,最終得出了幾個結論。
“第一,這些密密麻麻的膛線確實起到定位作用,也就是說跟咱們的普通槍械的膛線作用一模一樣,第二,透過膛線的紋路能夠推算出子彈的形狀,你看,就是這個形狀。”
呂儀不愧是呂儀,說話的時候很認真,而且看上去也是非常有把握,在呂儀的指引下,曾良君看到了那顆“子彈”的形狀,那顆子彈的形狀和我們平常看到的子彈形狀不一樣,普通的子彈形狀是前面尖,後面粗,但是呂儀繪製的形狀則是一個橢圓形的,前面是一個圓形,而後面拽著一個細細的小尾巴,彷佛一直在水裡面遊動的小海豚一般。
還沒有等曾良君說話,呂儀接著說道:“第三,包裹電漿的東西,應該是一種軟性介質,而且非常的軟,絕對不會是鋼鐵之類的硬物質。”
曾良君對呂儀的這三個推斷非常滿意,要知道他呂儀的知識範疇跟自己,還有丁衝都差不多,但是現在接觸的這種玩意,分明就是跨時代的產物,僅僅憑藉著自己未知的知識,就能夠做出如此多的推斷,可以想見呂儀的想法還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