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過,不過沒批准,他們都嘲笑我。”蕭老師低頭苦笑了一下。
嘲笑蕭老師的,肯定就是有關部門了,曾良君安慰了一下,說道:“沒辦法,這是國家的發展階段,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起來。”
現在的華夏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是將實用主義奉為圭臬,至於這些前瞻性的玩意,他們根本就很難接受,這就是為什麼華夏會變成一個山寨大國的原因。
不過山寨作為一個發展的必然階段,華夏整個國家也是跳不過去的,韓國是這樣發展起來的,泥轟國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只是山寨是有後遺症的,這個後遺症就是缺乏創新,或者不願意創新,原因很簡單,跟隨別人的策略簡單而有效,願意創新的人就少了,等到華夏的技術實力上來了,就會自然而然的脫離這種山寨思維,進行積極的自主創新。
曾良君從目錄中找到一個比較關鍵的材料方面的資料,那個資料中就提到了石墨烯。石墨烯其實已經被發現了幾十年了,只是當時的物理學家們早已預言這種純粹的二維晶體無法穩定存在,製備單層石墨烯的實驗幾十年一直沒有突破,但是各種構想就已經很多了。
他順著目錄在櫃子上面按照編號尋找,然後伸手將一個盒子拉出來,放在旁邊的一個書桌上面開啟,裡面是整整齊齊裝訂好的資料,這些資料大部分都是鉛印的,不過旁邊有許多筆記註解和引用,看到關於材料的描述的時候,曾良君就點了點頭。
就在曾良君翻開新的一頁的時候,眼睛突然死死的盯在了一排小字上面,眼神之中卻是透露出震驚的神色。
那排小字寫的很小,是用極細的圓珠筆寫的,字型工整有力:石墨烯的材料將會在下個世紀初出現,倘若國內改革開放,思想開放,那麼石墨烯的發明人很有可能在國內,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曾良君將那排字跡交給蕭老師說道:“這是誰的字跡?”
蕭老師伸頭看了一下,搖頭說道:“這不是我父親的字跡。”
曾良君略微有些失望,想要查出這是誰寫的字難度就有點大了,按照蕭老師的說法,當初這個專案撤消後,人也解散了,按照當初特殊情況,誰搞研究的誰就會受到革命的烈火燃燒,所以部分出於保密工作狀態的研究人員在解散後都隱匿起來,不會主動承認自己曾經是做什麼的。
當初蕭景林能夠將這些資料偷偷儲存起來,想必也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寫這個字的人具備相當的前瞻性,不過他還是猜錯了一點,石墨烯並不是曾良君最先弄出來的,而是零四年的時候被歐洲的兩個人用膠帶法弄出來的。但是真正量產的方法,還是由曾良君來解決。
如今問題解決了,通天之路成為了可能。
曾良君小心翼翼的將這些資料放回盒子中,再將盒子放回架子上,隨即說道:“資料很老,資料很老,但是構思一點都不老,很嚴謹,而且是經過充分的理論驗證的,不過這些東西不能夠直接用,而是要經過扭正,但這也是一項大工程,我會跟上面反映,要求重啟這個專案,就算最後專案沒有啟動,但我也保證這個專案能夠設立實驗室。”
聽到在曾良君這麼說,蕭老師平常一副死人臉,現在也忍不住流露出激動的神色,其他的人給蕭老師這種承諾,蕭老師恐怕都不會相信,曾良君話裡面的內容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他不行,楚南義不行,可是曾良君行。
三人出去之後,蕭老師將鐵門反鎖上,然後握握手就道別了,他還要回去上課。
第四百八十九章 創新之爭
在車上的時候,楚南義跟曾良君說道:“怎麼樣?曾總,覺得這個事情靠譜嗎?”
曾良君點頭說道:“靠譜?當然了,其實這個工程能夠啟動的可能性很低,在我的估計不足百分之三十,因為耗時太長預算太大,況且現在還真的難以在太空中找到利潤點。”
其實太空中的資源無疑是豐富的,別的不說,最近的一個月球上面的礦藏就非常豐富,而且極為容易開採,只是從月球上面運輸回地球這個成本實在太巨大了,也就是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歐洲人為了得到東方的香料和茶葉,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但前提是航海技術成熟,運輸成本低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倘若古代歐洲去東方運一船香料需要犧牲十船人,耗費五年時間,估計大航海時代永遠都不會來臨。
現在開啟太空時代,還有幾個問題需要面對,例如太空電梯的防禦問題,國家耗資建造如此龐大的太空天梯,一旦開戰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