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部分(1 / 4)

小說:黃金漁村 作者:標點

就改成哪家的姓氏,那可有的折騰。”

楊樹勇明白他的意思,神情有些黯然:“起碼得改回七姓村,反正不能再叫王家村了。”

對於漁家來說,村子改名可不是小事,不光是需要上級單位批准,還得改族譜、舉行祭祖大典之類,要是一切正常還好,要是有人鬧騰,那搞起來可就費勁了。

楊樹勇瞭解敖沐陽的威信和威名,他想借助這股力量給自己站臺。

到了這時候,話題才提到祈雨龍王爺的活動。

讓敖沐陽意外的是,楊樹勇沒想著在祈雨活動中佔龍頭村的便宜,反而想配合並幫助他們。

當然,到了王家村改名的時候,敖沐陽也得幫他。

第1453章 群策

中國的祈雨文化源遠流長。

《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篇》就有記載:“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發,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

這裡講述的就是成湯以身為民祈雨故事,流傳很廣,這種行為後來為歷代所繼承,於是祈雨成了古代的一種政府的行為,上到皇帝,下到縣令都會舉行這種活動。

古代紅洋自然也有祈雨活動,當地民諺雲:夜夜防賊,年年防旱。

這方面龍頭村沒什麼經驗,因為以前規模的祈雨活動至少都是縣級領導部門來組織的,多數村子搞不了這樣的活動,也沒資格來搞。

現在敖沐陽要搞祈雨龍王爺的活動,其實還挺有難度的,村裡沒有搞過,他沒有經驗,這得需要別人幫忙了。

楊樹勇願意幫他,他在鄉村地區的人脈比敖沐陽要廣的多,答應幫他問問山裡面的村子,看看他們有沒有搞過祈雨活動,有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經驗和借用的工具。

當地有句話,叫紅洋群島半千荷,整片地區雖然三面是水,但卻是海水,淡水資源還是非常緊張的。

前灘鎮這邊特別是龍頭村、王家村、龍旺莊等一干村子,因為環繞龍涎湖而建起,所以歷史上吃水問題一直不大,祈雨這種活動搞的就少,倒是山內有些鄉鎮村莊缺少地下水資源,偶爾會在乾旱時節搞個祈雨活動,這些活動規模肯定比不上縣裡,但終究有些經驗可以用。

楊樹勇幫他跟其他村聯絡,他自己去鎮上找了呂志超。

呂志超更熱情的接待了他,整個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對他都很熱情,看大門的老頭碰見他的時候還說要跟他切磋兩手,這一切自然源於先前他在擂臺上擊敗郭曉西為鎮爭光一事。

進入辦公室,呂志超遞給他一瓶冰鎮的涼茶,感嘆道:“這天可是越來越熱,還沒到八月呢,這能熱死個人。”

正好,他主動提起這話題,敖沐陽就接了上去:“對啊,光是熱就罷了,還沒有水,一直不下雨,這怎麼辦?我決定搞個祈雨的活動。”

他前幾天在電話裡把這事給呂志超提過了,今天聽他再提起來,呂志超並不意外,並明白他的意思:“嗯,是村民給你壓力了?”

敖沐陽道:“對,一是死馬當活馬醫,二是大傢伙找點事幹,不是真為了求下雨來,而是互相娛樂一下,給大家提提幹勁。”

呂志超伸出手指點了點說道:“這點不錯,我贊成。自古以來,這祈雨活動體現的就是勞動人民那一種跟乾旱爭鬥不屈的精神,這是一種在祈請上蒼時表現出的敢於對神靈懲罰的勇敢和機智,一種在困苦中積極樂觀的態度,展現出咱們漁家人在天災面前團結協作、同心同德的尋求希望的意志!”

這番話把老敖聽的直眨眼,好一會他才反應過來:什麼也別說,鼓掌就行了。

現在他明白了,人家呂志超能做鎮高官不是靠背景,這嘴皮子也是666,同樣一件活動,在他嘴裡說出來是迷信,在人家嘴裡說出來就是炎黃精神的體現。

聽了呂志超這番話,敖沐陽甚至覺得這祈雨活動必須進行,不進行就對不住好不容易碰上的這個大旱天。

呂志超可不是就會那麼幾句,他繼續說道:“和其他漁家傳統一樣,祈雨的活動正在消逝,這可不行,它是咱們漁家文化蘊藉的精神體現,應該傳承下來,併發揚光大。”

“為什麼呢?因為以後子孫後代還會遇到天災,咱們得讓他們瞭解,祖宗前輩們在沒有發達的科技實力支撐的時候,面對天災是怎麼做的!”

他滔滔不絕的說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