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的研製,為渦扇25發動機的研製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渦扇21發動機,世界上最先進,最出色的民用大函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
有這些基礎,兩個月的時間,李天峰看來,也算是足夠了。
現在的天峰科技公司,就像一臺先進精密的機器,在李天峰這個指揮者的帶領之下,高速運轉。
渦扇21發動機的研製,渦扇25發動機的研製,齊頭並進,一軍一民,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
………
今日三更,第二更送上!
第四百七十四章命運的大轉折
渦扇21發動機的研製,因為要早上幾個月,又有第二代核心機技術,設計進展非常快,這不,在渦扇25設計技術大綱出來之前,已經完成了不少重要和關鍵零件的設計。
風扇部分的設計,最先完成!
風扇葉片,風扇盤,風扇軸等等,基本沿用第二代核心機,且改動量都不大,風扇部分的零件,很大一部分都是採用“大力神”材料。
如風扇葉片,葉型設計還是寬弦風扇葉片,但材料不再是鈦合金,而是“大力神”材料,相比鈦合金寬弦風扇葉片,強度更高,質量更輕,氣動效能更好。
風扇機匣也一樣,全部採用“大力神”材料製造,這樣的風扇機匣,相比鈦合金機匣,製造難度大大降低,製造工藝性大大增強,重量更是輕了幾乎一半,而強度則成倍提升。
這些零部件的設計圖紙,已經送到了李天峰的辦公室,渦扇21發動機的重要和關鍵零部件設計圖,李天峰定下了規矩,必須送過來,由李天峰自己親自審閱。
風扇葉片設計美觀,氣動效能出色,風扇機匣設計精巧,這是李天峰對這些設計的評價。
兩個月的時間,過得飛快!
當時間到了11月份的時候,渦扇21發動機的設計,基本完成大半,幾大重要和關鍵部件設計,基本完成,且很多都是採用新設計,體現出很高的設計水平。
如渦扇21發動機的壓氣機,壓氣6級,雖然級數和有一些航空發動機相同,但是,壓氣機的效能不可同一日而語。設計結構也大不一樣。
同樣的6級壓氣機,其壓縮效率遠遠高於一般的航空發動機,且具有非常好的氣動效能,具有優良的喘振裕度。
且壓氣機的重量,只怕還不到一般航空發動機壓氣機重量的一半,因為渦扇21發動機壓氣機很多零件材料採用“大力神”大力。且還是全新的設計。
採用新型整體葉片盤設計!
即壓氣機葉片和壓氣輪盤是一體的,一個整體,六級壓氣機,六個整體葉片盤,採用“大力神”材料,六個整體葉片盤裝在一起,就構成了壓氣機的主體。
這樣的設計,不但具有良好的製造工藝,優良的氣動效能。而且,裝配也非常簡單,製造成本也大為降低。
時間進入11月份,渦扇21發動機的全面設計進入尾聲,渦扇25發動機的設計技術大綱也新鮮出爐。
現在,這份由孫小平領銜編制的設計技術大綱,已經完成,已經擺在了李天峰的案頭。
渦扇25發動機。雙轉子小涵道比加力渦扇發動機,採用向量噴管。不管是向量還是推力都由數位電子系統控制。
新一代全功能,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相比渦扇16、渦扇17、渦扇18系列發動機的電子控制系統,更為先進,領先一代。
渦扇21發動機設計特點,風扇2級。壓氣機6級,新型高負荷高效率燃燒室,單級低壓渦輪,加力燃燒室等
發動機推重比15,最大推力165kn(約36000磅)。採用了1…0…1高壓轉子支承方式,發動機的結構簡單,零件教少,重量輕。
設計技術大綱,不但明確了發動機每一個部分的設計引數,效能,也有設計簡圖。
李天峰看完這份設計技術大綱,足足花了三天的時間,如果只是從頭至尾看一遍,半個小時足矣,但李天峰不止是看一遍這麼簡單。
自己沒有親自編寫這份設計技術大綱,李天峰自然要非常的仔細認真,一些效能引數,李天峰自己都要推敲一番,計算一番,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李天峰要一一改正,完善等等。
總體來說,這份設計技術大綱非常不錯,極具水平,但李天峰還是修改了一番,讓它更加的出色,更加的優秀。
三天的時間,這份經過李天峰“大手術”的設計技術大綱,基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