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整。
貨倉內,也有數名裝配技術工人在忙碌,運30運輸機的貨倉很大,很寬敞,一次效能運輸數十個標準集裝箱。
有第一架試驗和驗證機的裝配經驗,這些裝配技術工人們動作熟練,使用全是通用的裝配工具,裝配進展也比較快。
整架運30運輸機的總裝配,基本上都使用常見的通用工具,很少使用特殊的裝配工具,可見設計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運輸機的日常維護,和維修性。以及日常維護成本。
運輸機的旁邊,正有一共四臺渦扇30發動機,這是渦扇30b發動機,民用大型客機的為渦扇30a發動機,運30和運25運輸機所用的發動機為渦扇30b發動機,兩者外觀上幾乎沒有什麼很大的不同。但效能上有一定的區別。
渦扇30a發動機更適合於大民用客機,而渦扇30b更適用於大型軍用運輸機,能適用更加惡劣的條件等等。
李天峰、徐立龍、孫康、週一丁、雷勇等全部來到了一號總裝車間,偌大的一號總裝車間內,有“黑色幽靈”無人機生產線,也有運30運輸機的總裝配,將來,這裡還有運25運輸機的總裝生產線。
看到這架巨大的,已經初見雛形的運30運輸機。徐立龍感慨道:“老闆,不愧是運30運輸機,真大啊!”
旁邊的孫康道:“不但很大,而且很有特色,第一眼看上去的就是那粗大的機身。”
運30運輸機很大,機身雖然不是所有運輸機之中最長的,但絕對是最粗,最寬大的。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還要大,所以第一眼看上去。最吸引人目光就是那非常粗大的機身。
徐立龍笑著道:“咱們的運30運輸機綽號‘大胖子’,寬大的機身設計是其特色之一。”
大家一邊說,一邊走近這架運30運輸機,先是看了飛機的外觀,接著,大家還興致勃勃的登上了這架正在總裝之中的運30運輸機。
李天峰也是一樣。登上這架運30運輸機,大家從飛機尾部進入,尾部巨大的艙門正開口,飛機的機頭也呈掀起狀態。
登上飛機,走進貨倉。一眼看去,就能從貨倉的這一頭看到另外一頭(因為機頭正掀起來),貨倉顯得寬大,極具特色。
因為部分蒙皮和內飾板還沒有安裝到位,大家能直接看到貨倉的結構設計,以及結構件的形狀。
徐立龍道:“老闆,我雖然是一個外行,但一看這貨倉的結構設計就覺得不一般啊,這就是我們的‘天峰式’結構設計。”
李天峰點一點頭,微微一笑。
作為運30運輸機的設計技術總負責人,雷勇道:“對,這就是我們運30運輸機所採用的先進設計之一,這正是‘天峰式’設計,這種設計,具備國際專利。”
這樣的結構設計技術,完全顛覆傳統,開啟了一扇全新的設計大門,進入一種全新的設計領域,相比傳統的飛機結構設計,足足高了一個檔次不止。
具備國際專利,這就意味著,其他航空工業企業不能抄襲這樣的設計,如果也想採用這樣的結構設計,必須經天峰科技公司同意並付專利費用。
對於這樣的結構設計,其先進之處,出色之處,李天峰自然非常清楚,運30運輸機採用這樣的結構設計,運25運輸機也採用這樣的設計。
這樣的結構設計,不但大大簡化工藝,大大減輕了飛機的總體重量,而且,飛機更結實,結構強度更高,更經久耐用,通俗一點講,也就是更加皮實。
大家在貨倉看一番,李天峰來了興致,“將機頭降下來,我們進入駕駛艙看一看。”
週一丁馬上指揮總裝工人,這架運輸機的巨大機頭緩緩的降下來,然後,李天峰高高興興的進入了運輸機的駕駛艙。
駕駛艙很寬大,但只是一個基本結構,航電系統,一系列的儀器儀表,控制系統等還未進行安裝。
即使沒有這些東西,也能看出駕駛艙設計的先進之處,李天峰親自道:“運30運輸機的駕駛艙設計也花了我們很多的心思,採用先進的數字式控制系統,且充分考慮了人體工程學……”
李天峰親自介紹了一番駕駛艙的設計,可以看出來,即使只是運輸機,並不是先進的戰鬥機,但駕駛艙的設計不簡單,很先進,不但技術先進,操作性非常好,也非常舒適。
駕駛艙的座椅已經安裝好,李天峰興致不錯的在主駕駛的座椅上坐了坐,感覺不錯,非常舒服。
徐立龍更是道:“老闆,以後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