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少卿,局勢本就混亂,”打馬在前的蕭武宥回過頭來憂心忡忡看向李子墟,“你不留在長安幫裴寺卿和顧少卿分憂,為何出來尋我?”
李子墟緊隨其後面露難色:“裴寺卿尚未歸來,顧少卿已經遣了人前去通知他。況少卿被罷後,聖上已經擢升你為大理正,暫代少卿事務。”
蕭武宥的眉頭深深皺起,目光不經意地移向裴南歌。
裴南歌隱約覺察得出他的思慮,也隨之感到不安。聖上的這一紙詔令委實算是蕭武宥莫大的榮譽,看得出來應是蕭娘娘在當中起了重要作用。
可是現如今大理寺局面危急,蕭武宥在這樣的時候被推到風口浪尖,若是這場危機能順利化解,蕭武宥就是大理寺當之無愧的英雄,可若是此次出了任何的紕漏,出來擋劍的也只會是蕭武宥。
蕭武宥勒緊韁繩的手微微一頓,關注的卻並不是自己職位的擢升:“十天的時日未免太緊,顧少卿作何打算?”
李子墟嘆了口氣:“現今寺中情況越發不好,關於新任少卿人選的問題引起了牛李兩黨的爭論,他們都打算扶植自己的勢力滲入大理寺中。”
“另一方面,聖上罷免況少卿後又調派了御史臺一位姓賈的侍御史到大理寺,美其名曰‘協力辦案’,實則就是監督我們。那位侍御史仗著聖上的詔令,屢番與顧少卿為難,而今寺中人心不齊,少卿也再難有所部署。”
蕭武宥的嘴角溢位一抹冷笑:“御史臺巴望著大理寺出岔子都多少年頭了?如今好不容易逮著機會,他們又怎麼能放過?”
“我們不妨讓藉此機會讓那個他們明白,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蕭武宥的話音擲地有聲,“子墟,你且同我說說茅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回到長安之時況少卿正與顧少卿商議擬寫茅溉一案的上奏文書,我將我們從馬玉氏那得知的馬元身世稟明瞭少卿,二位少卿就暫時擱下文書之事,與刑部進行了商談。”
李子墟說著就嘆了口氣:“商談後,刑部就此事向趙侍郎取信,但趙侍郎拒不承認自己與馬玉氏之事,還否認有馬元這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