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自己,卻無法在自己獨處的時候欺騙自己。
作為殺手,羅鄴勸告自己要狠下心來,姜雲夢母子不是他的什麼人,他跟她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琬魔頭要殺她們,那就儘管殺好了,這個世界上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死人——餓死的、悶死的、掐死的,各種數不勝數的死法,他何必為早晚都會死的人介懷呢。
可真的要這樣絕情嗎?真的要讓姜雲夢母子因他而死嗎?真的能扛下所有的愧疚和悲傷保證一滴眼淚都不垂落嗎?
“唯有狠心,才能立足。”這是羅鄴小時候受訓時,所謂的“父親”教給他的第一句話,也是最常說的一句。那時候的他,才剛剛能握住木刀,就跟其他男孩一起,為了一天三頓飽飯而相互廝殺。
唯有狠心,才能立足。羅鄴在心裡默默的念道。他閉上眼睛,努力的搜尋記憶中殘酷的事情,想以此硬起心腸。
……孤兒們受訓的地方,其實是一座深井。井深百米,所以儘管井口有足球場那麼大,從底下仰望,也只能看到一片微小的天空。孤兒們稱這個訓練場為“蛙井”,井底的孤兒都是青蛙,都想跳出蛙井,過不一樣的生活。
蛙井裡沒有任何醫療,食物也是透過管道滑下來的。每個預備成為殺手的孤兒,從八歲到十歲,都必須在這裡生活、訓練。監視器將記錄每個孩子的行為,合格的孩子會得到機會,而到了十歲仍沒有長進的孩子。將會被送到蛙井的更深處……
更深處。每每想到這個詞,羅鄴都忍不住心顫。對孤兒們來言,更深處就意味著折磨。穿白大褂的人會用廢物孩子做人體試驗,肢解、縫合、再肢解、再縫合,用各種各樣的酸鹼溶液來浸泡,各種古怪的光照射。直到那孩子的生命徹底枯萎為止。
蛙井的更深處,就意味著地獄。人命談論起地獄的時候總會用“刀山火海”來形容,可活著的人誰都沒真正見過什麼是刀山,什麼是火海,什麼是死神煉人的油鍋——在更深處。所有的傳說都被具象化了。
蛙井的每個孤兒都不想在十歲生日時被抓進更深處,因此他們刻苦訓練,殘忍的對待彼此,為的就是能夠吸引“父母們”的關注目光。當然,嚴格來說,孤兒是沒有生日的,從他們被抱養出孤兒院的那一天,出生證明就被同時焚燬了。“父母們”不會費心去記每個個孩子的生日。他們只是用孤兒們進入蛙井的時間作為生日。
每一批孤兒都有著相同的生日。但死亡的日子卻各不相同。羅鄴至今還記得混在一群哭嚷的孤兒中被鐵籠子送下蛙井的情形。哭嚷聲驚動了蛙井裡的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他們已經很有力氣,也快要十歲了,一直沒被選走,新孤兒的加入將是他們證明自己的最後機會。他們愚蠢的以為,“父母們”會偏愛殘暴、並且不擇手段的孩子。
於是。鐵籠門一開啟,幾百個手持木刀的孩子就衝了上來。一瞬間哭嚷就變成了叫喊,數不清的斷肢在羅鄴面前飛過。鮮血匯流成河,羅鄴緊閉著嘴巴,利用自己矮小的身材躲避在死屍當中。
他怕極了,但這不是他不出手戰鬥的原因。他在暗暗的觀察每一個人,記住每一次揮刀,思考每一次應對。
戰鬥持續了一整天,同一批送下來的孤兒中,雖然半數以上還活著,但大都已經殘廢了,兩年之後,他們的生命將以一種殘酷的方式終結。
整個蛙井哭聲一片,讓羅鄴驚訝的是,哭的最兇的竟然是廝殺勇猛的那群孩子。沒錯,他們用盡了全部的力量來吸引注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已經很優秀了,可仍然不被父母親睞,很快,他們要跟那群被他們所鄙視的殘廢們一起被帶進蛙井的更深處。他們哭的聲嘶力竭,不甘心。
唯有狠心,才能立足。這也是“父親”在將他們投入蛙井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在蛙井裡,每個人都會背誦這句話。這裡沒有兄弟,只有敵人。每個人都是墊腳石,墊腳石越高,離蛙井的井口就越近。
在最初的歲月裡,羅鄴一直遊離在人群之外。蛙井的生活其實很簡單,訓練、打鬥、吃飯、睡覺,有些人四樣全做,有些人只做打鬥、吃飯、睡覺,還有些人喪失了生存的希望,只是吃飯睡覺。
羅鄴選擇了後者。他吃飯睡覺,對訓練和打鬥充耳不聞。偶爾有孩子被選走離開蛙井,他也毫不在乎。沒有人注意他,大家都以為他只是個混吃等死的中國小孩。
可到了晚上,到了所有燈光全都熄滅的時候,羅鄴卻找到無人的地方,刻苦的訓練自己。所有的孩子都以為對別人殘酷就是真正的狠,可羅鄴卻明白,只有對自己殘酷,才是真正的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