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回到大營。心中卻暗自憂愁,那一聲獅子吼,又消耗了許多功德分。唉,不過沒關係,千金散去還復來。滅了中元社,一定會成百上千倍的還回來的。沒有投入,哪有回報呢?
李尋走了許久,場面依然寂靜無聲,漫山遍野的觀戰者,連呼吸都不敢大口喘了。
所有人都面帶驚恐之色的看著正道盟的大營,心中驚歎不已,這就是天師道麼?好厲害。
中元社之人眼中閃過黯然之色,唉,人心所向,卻奈何人力不為所動?不過也聊勝於無吧,雖然不可能有人會幫助中元社,可是,他們卻傾向中元社。即使明天過後中元社煙消雲散,還有這麼多人記得中元社!
牛局長嘆口氣,看著那依然跪在地上的中元社人馬,又看看正道盟那邊稀稀疏疏的人,這一刻,他似乎已經看見結局了。
李尋太強大。
一人可敵千軍萬馬。
無法戰勝,這真的無法戰勝。如果張珏不出現的話,中元社的結局其實已經浮出水面了。即使李尋不出手,他只往那裡一站,他就是軍魂。(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二章:侮辱
李尋一人勢壓全場,這讓中元社的人開始了人人自危。
那種一人可當千軍萬馬的氣勢,實在讓人生不起任何戰鬥的念頭,倒有種頂禮膜拜的衝動。
袁青山面色一變,看著中元社計程車氣竟然被李尋一人摧毀,心中又急又驚,連忙給臺子上的老者使眼色。
那老者也不是善茬,知道現在這種關鍵時刻,士氣其實就是最重要的。
他努力的將氣氛營造成悲壯,就是要讓所有人感到視死如歸的狀態,讓所有人將生死置之度外。
好人怕壞人,壞人怕狠人,狠人怕不要命的人。
鐵打的道理,誰都破不了。
運用到軍法之中,那便是這視死如歸了。
項羽用破釜沉舟,造出了視死如歸計程車氣,以多勝少,常勝。
劉琨月下吹玉笳,給了匈奴人一種反向的視死如歸的氣氛,營造出了悲憤的氣場,不戰而勝。
士氣,自古至今都重要無比。中元社的將領不能看見士氣被破壞,而且,還是被一個人破壞。
老者深吸一口氣,沉聲喝道:
“壇下海眾,俱揚聖號。”
聲音一頓,老者上前一步,聲音變得悲憤無比,唱喝道:
“苦海滔滔孽自召,迷人不醒半分毫。世人不把彌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近觀山有色,細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八月中秋雁南飛,一聲吼叫一聲悲。大雁到有回來日,死去亡魂不迴歸。”
一段《師傅經》的悼詞,唱的猶如杜鵑啼血,寒風瑟瑟。
這悲涼的氣息化為了風,就像是刀子一樣吹遍大地,吹在臉上和割肉一樣的痛。痛進了心裡,讓人唏噓感慨。
中元社的氣氛再度變為悲慘,百萬軍齊聲唱喝:
“苦海滔滔孽自召。迷人不醒半分毫。世人不把彌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近觀山有色,細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八月中秋雁南飛,一聲吼叫一聲悲。大雁到有……”
忽的,聲音停下,中元社計程車兵開始騷亂了起來,紛紛轉頭看向後方的正道盟。面帶悲憤,帶憤怒,又有無可奈何的嘆息以及黯然。
卻見,正道盟在李尋的命令下,幾乎四萬個男人全部走了出來,站成一列,列隊整齊。面對著中元社的方向,齊齊解開褲袋,然後刷刷刷的對著中元社和屈翔的棺材撒尿。
‘簇簇……’
那澆水聲不斷響起,白煙四起。積雪都融化了好大一灘。
侮辱。
這是對中元社最高規格的侮辱。
這犯了大忌,這完全是打臉。
死者為大,是一個流傳了數千年的道德律法。哪家人死了,你對著人家的家門口尿尿,這就是大不敬,是對死者至高無上的侮辱,僅次於挖墳鞭屍。
而中元社的社長被百萬人祭拜,唱葬詞之極。卻被地方數萬老爺們兒解開褲袋對著撒尿。、
那營造起來的悲憤,頓時化為了憋屈,憋悶。
“啊。跟他們拼了!”
“殺了他們。”
“士可殺不可辱。”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和他們拼了。”
“……”
正道盟之人哈哈大笑著努力對著中元社尿尿,看著中元社那騷亂的場面,和層出不窮又無可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