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進山打獵去了。
劉彥直讓男人們先表演一下他們是怎樣打獵的,結果讓他嘀笑皆非,男人們捕獵的首選物件竟然是田鼠,他們配合默契,動作嫻熟,用水和泥巴堵住鼠洞,活捉了一群吱吱亂叫的田鼠,大家興奮起來,將最肥大的田鼠進獻到天神面前,眼巴巴的看著他,期望天神能賞個臉,當場將野味吃了。
但劉彥直沒給他們面子,直接把田鼠丟給他們,男人們明白天神不好這一口,發出噓聲表示遺憾,繼續捕獵,這回他們選擇是野鹿,獵鹿的手段很原始也很高明,四個男人一起出動,嘴裡大聲吆喝著驚動野鹿,同時丟擲手中的拌獸索,也就是繩索拴石球,劉彥直認為的流星錘,這種武器旋轉著飛出去,纏在飛奔的鹿腿上,野鹿砰然倒地,男人們衝上去用石刀劃開鹿的咽喉,鹿血噴出,一人用手掌接了熱乎乎的鹿血跑來獻給天神,劉彥直再次拒絕。
男人們先喝鹿血補充體力,再生吃一頓鹿的內臟,完了才將鹿的四肢用石斧砍下,這是帶回去的戰利品。
輪到劉彥直露一手了,打獵對他來說非常簡單,他主要派出原始狗就可以搞定一切,自己只負責技術性工作,尋找製作兵器的原料。
“小四,去!”劉彥直拍拍原始狗的腦袋,體型宛如猛虎的原始狗早就技癢難耐,閃電般衝了出去。
小四是母獸生下的五頭小獸中倒數第二弱的,所以命名為小四,但小四的戰鬥力在新時期時代絕對不弱,他的第一個獵物是一頭十噸重的猛獁象。
十噸重的猛獁靜靜躺在草原上,渾身長滿細密的金紅色長毛,一對彎曲的象牙足有成年男子那麼長,猛獁的喉嚨被小四撕開了,血流滿地,已經不行了,鹽部的獵手們瘋狂的撲上去,用石斧石刀切開厚厚的象皮,皮下是一層更厚的白色脂肪,缺少油水的鹽部男人們割下脂肪就往嘴裡塞,甚至忘了先孝敬天神。
劉彥直並不在意他們的失禮舉動,樂呵呵站在一旁觀看,這頭猛獁足夠鹽部吃一個冬天的了,自己的責任盡到,就可以安靜的幹正事了。
他的正事是——修煉內丹。
第三十六章 食鹽的秘密
一天下來,男人們滿載而歸,他們扛回來一隻劍齒虎,兩頭鹿,若干兔子和老鼠,十幾條一米長的大魚,猛獁象實在太重,得現場剝皮割肉後一點點運回部落。
這是鹽部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次捕獵,收穫實在是太多了,女人們欣喜若狂,近乎瘋癲,少不得又要對天神膜拜一番。
首先要做的是處理加工食材,女人們先用打磨的鋒利的石片將獵物的皮剝下來單獨加工,優質的腿肉、胸脯肉用食鹽醃製起來,剩下的邊邊角角,包括五臟六腑和頭部、腳爪,當場就吃,一個女人將鹿胃劃開,拿出裡面半消化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吃,味道很糟糕,但那五六歲的孩子並不嫌棄,吃的津津有味。
劉彥直和甄悅沒有笑話這些原始人,他們也差點曾落到如此地步,為了補充維生素,不得不吃食素恐龍胃裡的東西。
最讓鹽部眾人喜歡的不是肉,而是脂肪,猛獁象皮下的脂肪足有十厘米厚,白色的板油看著就膩,人們用木勺當場挖板油吃,吃的那麼美啊,簡直不是在吃脂肪,而是在吃哈根達斯。
“他們太缺油水了。”甄悅說,“你看看,一個個瘦的跟猴兒一樣,沒有一個人得高血壓、脂肪肝、高膽固醇的。”
“是啊,脂肪熱量最高,吃下去就能轉換能量。”劉彥直道,忽然靈光一閃,現代人為什麼怕吃高熱量食品,對豬板油更加敬而遠之,這是因為高熱量食品容易轉化為脂肪,使人變成大胖子,而原始人則不存在這種情況,他們的勞動強度足夠高,脂肪在體內就是能量儲備式的存在。換句話說,脂肪是生命運轉的超高能燃料,只是人類沒有好好利用而已。
如果脂肪是能量儲備,那麼內丹是什麼?
劉彥直陷入思索,直到甄悅碰他:“哎,你弄一堆木頭來做什麼?”
“哦,這個叫紅豆杉,又叫紫杉,是做弓箭的好材料。”劉彥直介紹道,紫杉很有名氣,中世紀的英國長弓手用的是就是紫衫木做的長弓,這種木材堅硬而有韌性,能夠積蓄能量,將箭矢發射到很遠的地方。
弓臂有了,弓弦用鹿筋纏上頭髮充當,箭的製作也比較繁瑣,需要用木質堅硬的細樹枝在火上烤直了,前頭綁上鋒利的骨鏃,後部用魚鰾熬製的膠水粘上羽毛,用以增加射程。
劉彥直製作了一張簡陋的弓,讓人把一隻雞從籠子裡放出來,那雞展翅就飛,越飛越高,人們急的抓耳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