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器所下手的,工部大權獨攬,佔據了行朝八成的人力物力開銷,這還了得!軍器所的大工匠每月有五百斤的俸米,比四品官員的收入都高,一幫賦閒的冗員早就看不慣了,只是沒有合適的發難機會而已,因為軍器監有禁軍把守,閒人莫入,一時半會還沒找到把柄,現在文天祥主動帶他們參觀,可是天賜良機。
軍器所設在海邊一處空地,距離老遠就能看到高高的細長圓形空心磚塔,每天都有黑煙冒出,宋人不認識那是磚砌的煙囪,謠傳說是仙人造的巨型煉丹爐。實際上煙囪下面的建築物和煉丹爐也差不多,那是黨愛國設計建造的鍊鋼廠。
聖駕蒞臨軍器所,在此主事的工部尚書、太子少師黨愛國親自迎接,帶領大家參觀這幾個月以來的成績,先視察的甲弩坊,這是軍器所下屬的一個作坊,生產最新型的鎖子甲和突火槍。
宋軍裝備的鎧甲不輸於金、元,弓弩的質量也不亞於蒙古人的複合弓,所以朝廷的將帥們都認為兵器上並無改進之處,但是看到一領領用細密鐵環編制而成的鎖子甲時還是大吃一驚。
唯有陳宜中不屑一顧,鎖子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西域諸國都能生產,這種鎧甲勝在柔韌輕便,能隨體而動,但是對於斧、錘等鈍器打擊基本沒有防禦能力,而且製作繁瑣,耗時耗力,得不償失。
黨愛國何等的機智,早已看出今天的視察來者不善,他笑吟吟道:“西域鎖子甲通常都是四連環,六連環已經是稀罕之物,但甲弩坊生產的鎖子甲都是八連環,蒙古軍中只有張弘範這樣的大將才穿的起。”
有那識貨的人頻頻點頭,鎖子甲也分三六九等,四連環的相對稀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