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時空之門搞亂了。”
“如果時空門大開,侏羅紀的恐龍們蜂擁而來,世界不得崩潰。”劉彥直腦洞大開。
黨愛國聳聳肩:“如果只是這麼簡單就好了。”
劉彥直再問,黨愛國卻說只是一種不祥的預感,並沒有切實的科學依據。
南風湧起,鼓著粗麻布做的船帆向前航行,突然之間,劉彥直又有一種被人緊盯著的感覺,在翠微山頂他就有這種感覺,以他的感知能力竟然不知道是何方神聖,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方並無惡意。
現在仔細回想起來,在江底與蛇頸龍搏鬥的時候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幫助自己,蛇頸龍的脖子靈活,牙齒如剃刀般鋒利,劉彥直在水下活動受限,勉強能打個平手,有幾次差點被咬到,千鈞一髮之際,蛇頸龍總是停滯了半秒鐘,想來不是這冷血畜生嘴下留情,而是有第三方出手。
……
大木船沿江北上行駛了三天,按照長者的囑託,到了種粟的地方就是宋國了,船隻靠岸,眾人登上宋國的徒弟,在一名經常來往於宋國和蔡國之間的嚮導帶領下繼續跋涉,五名瘦骨嶙峋的奴隸替他們扛著行李,穿越者們並未大發慈悲,平等對待這些奴隸,在奴隸制社會就得尊重當時的風土人情和制度規矩,將自己的三觀強加於人只能適得其反。
嚮導早年是個商賈,會說好幾國的方言,中華民族的語言發音受到過若干次的外來影響,但是文字一脈相承,所有沒花太大工夫,大家就跟嚮導學會了中原一帶通用的語言,春秋時期的語言詞彙量少,發音重複率高,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老和李是同一個發音。
老子本姓李,就是穿越者們此行的目標人物。
遠方有一頭體型很大的麋鹿在深深的草叢中探頭探腦,劉漢東從肩上摘下步槍,笑呵呵問大家想不想吃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