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楚王充滿褒獎推崇之詞,就差沒說沒殿下國家就得滅了。
最早上奏章的是一位斡林學士,此人素善鑽營,號稱牆頭學士,得了魏大學士一言提示,回府徹夜疾書,生花妙筆,滿腹文章,都用來雕飾了未來天子的才德功勳,只求陛下眼前一亮,楚王心中感激。
朝堂之上這位學士一本奏上,天盛帝眼睛亮沒亮,隔得遠看不清,半晌。皇帝只沉沉說了一句:“眾愛卿有本,下朝後投皓昀軒,內閣稍後統計報朕。”
當時楚王免冠跪前,連連遜謝,當時老皇臉孔掩在陰影裡,對這兒子溫和撫慰。
好一副皇家敦睦父慈子孝景象,眾臣看在眼底,更覺得自己做得很對很對。
一句有本奏來,奏章便成雪片,胡大學士數得手軟,連連苦笑。
事後皓昀軒統計,計有奏章一百七十八份,涉及各司院部堂,三品到六品都有,份量雖不太足,勝在人數夠多,看起來令人頗驚心。
更糟糕的是,一些外圍的楚王陣營官員,平日裡得不到核心訊息的那些人,也捲進了這場請立太子風潮,寧弈因此便更加說不清。
老胡一邊數一邊哀怨一邊哀怨一邊慶幸——多虧殿下訊息靈通,那晚魏大學士設宴,事先沒有風聲,請客速度很快,楚王陣營的大員都沒得到邀請,但殿下不知怎麼的就知道了,宴散後直接命人拜訪了當日所有參加魏府宴的三品以上大員。
當時時機緊急,光是打聽名單派出人手便費了時辰,已經無法將所有人都攔住,所幸三品上大員最後都沒參與,好歹沒讓陛下覺得楚王勢力已經足可控制中樞。
當時他連夜得知後又驚又怒,表示要上奏章彈劾魏知煽動眾臣妄議國政,然而不過換了殿下淡淡搖頭。
“你錯了。”他負手窗前,仰望雲天之外,神情淡淡滄桑,“你彈劾她什麼?從頭到尾,她什麼實在話也沒說,重臣上表請立太子,也是操心國事一懷好心,這事歷朝都有,不算重罪,再說……”他涼涼的笑了下,“你彈劾,只怕正中她下懷。”
老胡沒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然而當他翻到某個奏本時,眼瞳突然縮了縮。
告病在家的魏大學士,終於上了本章,雖然沒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