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別院裡挖個大湖,最好能夏日泛舟的,這也是難得去住上一住才想的?”
袁璐只能硬著頭皮說:“好吧,我也不瞞著你們了。我是不會回袁府的,再有一月,齊國公回來之日,朝廷封賞下來之時,我跟成國公和離後就會搬到那別院住。你們要樂意跟著我呢,就還跟著,要是不樂意,也沒事,袁府的大門肯定還為你們敞開。”
她們幾人又是互相看了好幾眼,呂媽媽又道:“您這意思是要自立門戶了?如今這世道,您一介女流,如何的安身立命?再說這外頭的名聲,您還要不要了?”
如果說之前袁璐對自己的隱瞞還有些理虧,這時卻不得不反駁了,“現在這世道再難,我有爹孃、有哥哥,又不是真的一個人活下去了。且我之前也打聽過了,這滿京城的望門寡婦也不少,多的是搬出去一個人住的。怎麼人家能活,我就不能活了?我要真是那樣柔弱的人,這半年來就不可能將日子給過下來!”
呂媽媽又勸道:“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您現在這樣說話,都是想得好,等到時候遇了難處,身邊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
袁璐也知道呂媽媽是為了自己的好,卻還是覺得這忠言太逆耳了些。她自問不是軟弱可欺的那等人,手上有錢,還能背靠朝中的爹和哥哥,就算是成國公,肯定也會念著這件時間的情分,幫襯一二。她所求的也不多,不過是求個安穩自在,怎麼就不能了?
呂媽媽見她臉色沒了笑,就沒繼續說。袁璐雖待她們和善沒架子,也不是那種能讓人爬到頭上的主子。花媽媽就打圓場道:“我們這也是為了您好,怕您以後在外頭過的艱難了。”
三觀不和,袁璐既沒辦法說服她們,也做不到硬把自己拗成跟她們一樣的性子,就擺了擺手說:“恩,我還是那句話,願意留下的就留下,不願意的就回袁府。只一句,誰要是敢把我今日的話傳出去,我定不輕饒。”她就是怕她們又用自己的好心,去幹預她的人生。
呂媽媽等人便齊聲應了“是”,依次退了出去。
☆、第71章 提議
第七十一章
隔天一大早,袁璐又開始為澈哥兒和汐姐兒屋子裡下人的事忙活。
這天恰逢要早朝的日子,辰時剛過,就有個高斐的貼身小廝從宮裡提前回來報信了,說是前線又傳來捷報,齊國公大破敵軍,虜獲大量戰馬,正從邊關運回來。
皇帝在早朝上就對齊國公下了封賞,升他做了後軍左都督。連帶著成國公高斐,也被擢升為中軍都督同知。當然這個分到哪個軍也是有說法的,齊國公一心想把韃靼打回老家,後軍就是掌管北部國防的。高斐是要留在京城的,中軍的位置則是剛好。
大耀歷來武將都很難升遷,尤其是三品以上。很多武將一輩子都沒能撈到一個一二品大員噹噹。皇帝是寧願將職位空缺,將兵權握在自己手裡,都不願意輕易將軍權分出去。也因為這樣,齊、成兩位國公的同時升遷,算的上本朝一件大事了。
對成國公府來說,這就更是一件大事了。
高斐人還沒出宮,就先遞了信兒,讓身邊的小廝先回來報喜了。
袁璐正好在老太太的院子裡,跟著聽了一耳朵,也是跟著止不住地高興,封賞下來了,多好呀!當時她和高斐約定的不就是他加官進爵之後麼。
老太太樂呵地讓人給來報信的小廝封了十兩銀子的喜錢。
袁璐就說:“國公爺眼看著一會兒就該下朝了,我這就去備飯,等他回來了,咱們一起吃著說。”
老太太見她這麼積極,就也說:“好,好,你去準備準備,我去給你公爹上柱香,再讓人封賞錢,今天咱們闔府上下都有賞。”
兩人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了。可一直等到午時,都沒見高斐回來,袁璐都要以為是皇帝在宮裡賞了飯了。
老太太看三個孩子等的也辛苦,就說先吃吧,讓廚房準備著他的就好。
就在吃飯才都上桌,碗筷都擺好了的檔口,高斐回來了。
老太太一臉喜色,嘴都笑的合不攏了,見著兒子回來了就要拉著他問。
高斐雖然素日也是不苟言笑的,今天回來也是板著臉,可不知怎麼,袁璐就覺得他似乎情緒有哪裡不對。
高斐也不想多說的樣子,只坐到飯桌前,道:“先吃飯吧。”說著就一手託碗,一手拿筷子,自顧自地開始吃起飯來。
他吃的很快,但是不顯粗魯。更像是行軍打仗時養成的習慣,只不過他這幾天都是不緊不慢的,忽然這樣子,倒是有點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