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安忍不住輕聲感慨了下。
這裡說的自然就是關於驚奇的收購案了,這家擁有5000個漫畫形象的和dc齊名的老牌漫畫公司目前用窮途末路來形容或許有些誇張,但愁雲慘淡是肯定有的。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他們已經開始著手關閉一些不起眼的部門,比如電影製作又或者動畫製作之類的。
但誰能想到僅在三年之後,這家公司就奇蹟般的獲得了重生,21世紀第一個十年總那些被搬上銀幕並受到歡迎的漫畫英雄大部分都來自於他們,驚奇不僅成功翻身還獲得了讓人不容小視的發展,相信現在除了阿德里安,誰都不會想到驚奇會有這樣的變化。
迪尼斯收購驚奇的時候話了多少來著?50億還是40億?阿德里安在心裡默默唸道。現在他們只要十分之一的花費就可以將其收歸己有,這簡直就是搶劫!
他本來有心想要提醒下克勞德儘快拿下驚奇,但仔細想想後還是決定算了。在《獨立日》之前也有將cg運用到製作中去得電影,比如《終結者2》又或者《侏羅紀公園》等等,也沒見有人因此而把主意打到驚奇上面去,而且《獨立日》中得cg畫面仔細看的話依然還有些不真實的感覺,真正大規模將cg運用到電影中去,是從《泰坦尼克號》開始的,所以只要在這之前完成收購就不會有問題。
還是那句話,現在能看到驚奇未來的,除了阿德里安基本上沒有別人。
有了驚奇之後,在ac傳媒的結構上面,出版公司大概能和唱片公司同時呆在第三梯隊了。唱片公司這幾年雖然發展不算特別號,但推出的歌手還是滿受歡迎的,而且就在不久前還收購了motion唱片唱片,如果保持下去等積累了足夠的實力,將捏在手中的那兩張牌一次…性…打出去,勢必再上一個臺階。
出版公司也是如此,等《哈利波特》系列開始全面發力,必然也會獲得更多的利潤,而且阿德里安多少還記得幾部暢銷小說的名字,找到原作者提供構思然後拿來出版也是完全可行的。
至於其他方面,皮克斯就不用說了,有了充分資金的他們正在繼續第二第三部動畫,而且所有員工都在,獲得第二次成功幾乎是肯定的時候。而暴雪以及其他幾家遊戲工作室,製作的遊戲也都賺取了不少利潤,根據反饋的情況看都發展得不錯。
it那邊他們倒是圈了不少錢,除了需要保留的那些外,基本上都依循著“投資線上人數瘋長賣出”的模式,完全按阿德里安的意圖在…操…作。雖然有些可惜,再過兩年it業將更加瘋狂,但人還是知足比較好。
最不起眼的大概就是克勞德賣下的“維多利亞的秘密”,到目前為止他們的盈利情況沒有多大的變化,這很正常,“維多利亞的秘密”那邊在最開始的時候的確有那麼一點不適應,畢竟ac傳媒是傳媒公司,和內衣製品似乎沒有太多聯絡。
不過現在基本已經調整過來了,能夠經營公司並發展到一定規模的人並不是傻瓜,“維多利亞的秘密”的幾位主管當初在被收購後肯全部留下來,就是因為看到了ac傳媒的優勢和前景,加上在阿德里安的穿針引線下邀請到了辛迪?克勞馥做代言人,他們也都徹底的放下心來。雖然目前還在和abc進行磨合,相信時間長了肯定不會讓人失望。
總之,ac傳媒正如它得兩位老闆一樣,年輕而又生機勃勃,同時還有著不小得野心,在各個方面都伸出觸角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如此,和老牌的傳媒集團相比他們在某些地方依然有著不小得差距,比如報紙、雜誌等紙質媒體。
畢竟這些紙質媒體成立的時間都很早,經過幾十年的變化已經基本被瓜分乾淨,股權相對那些廣播公司也更復雜,新興傳媒公司想要伸手進去基本上很難,除非遇到什麼重大變化。默多克能拿到《泰晤士報》可不容易,而且新聞集團在美國也只有《紐約郵報》一家報紙,基本上靠的是運氣(《華爾街日報》是07年收購的)。
對於這樣的局面,阿德里安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雖說隨著時代發展傳統紙質媒體遲早會有消失的一天,但他絕對是看不到的,所以能擁有一兩家不錯的報紙、雜誌,對整個ac傳媒都是有好處的。但阿德里安畢竟不是全知全能,在這方面也沒多少可以參考,除了知道華納曾出售《時代》的心思,但那得是十多年後了。
“沒關係,太過全面的發展也不是好事,一旦過了能夠知道的界限,有可能崩盤也說不一定。”阿德里安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他心裡並不是沒有想法,畢竟90年之前的那個他在大學裡多少還是學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