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他命的節奏。
……………………
出了石頭城北門,往北走不到兩裡,就到了江灘,沈浩帶著秦武以及另外四名秦家護衛,從江灘渡口乘烏篷船,去往江心洲。
烏篷船晃晃悠悠離開大江南岸,沈浩沒坐進棚子裡,而是站在船頭,凝望煙波浩渺的江面。
沈浩聽本地人說,這段江面最寬處十幾裡,折算成公里,差不多七八公里,之所以這麼寬,是因為石頭城所處這段江面,已接近入海口,在往東幾十裡,江面更寬。
江風撲面。
穿著官服的沈浩迎風而立。
秦武等人都覺得此刻的沈浩,格外威武、霸氣。
從今天起,他們就是沈浩的人,這是秦大人的意思,他們五人無法違抗,也沒想著違抗。
“在老夫身邊,你們永遠只是護衛,跟著志澤,你們或許有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的一天。”
這是秦大人昨夜對他們說過的話。
烏篷船在江面上晃悠小半個時辰,江心洲的輪廓終於映入沈浩眼底,這座大江中的小島,至少得有上萬畝土地。
大牢和兵營只佔據東南角,其他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種著莊稼、蔬菜,貌似自給自足,實則糟蹋了這麼好的一片地方。
江心洲完全可以成為一座水師要塞。
想到這點的沈浩,忽然明白老秦讓他來這兒做官的目的,把這裡經營成要塞,在女直兵鋒南下時,成為拱衛石頭城的堅實屏障。
那該怎麼做?
沈浩皺眉沉思,開始琢磨。
大江滾滾東去,水利資源豐富,可建造水力壓床、水力鑽床,大大提高盔甲打造的速度,甚至可以打造中世紀的歐式板甲,鑽火繩槍的槍管。
大周的盔甲,多是鎖子甲、皮甲,只有高階軍官才配有山文甲,做工極為複雜,還遠不如板甲的防護性。
這個時空已有火藥,煙花爆竹開始流行,不過火藥還未運用到軍事上,不是技術不到位,是人們還沒想到。
在另一個時空的古代,明朝諸多技術,遠不如宋朝發達,卻有火槍火炮,是因為利用火藥的思維侷限性被打破。
第八百章 拳對刀
要做到這些,需要合格的工匠,需要標準化的製造模式,還需要各種原料,最重要的……是錢!
錢……沈浩想到海運貿易。
大周朝廷實行海禁,壟斷海上貿易,也就是說只有官府的船隊,可以與東洋南洋諸國通商,戳取暴利。
這就催生了海盜與走私出口,畢竟大周的絲綢、布匹、瓷器、茶葉,太受歡迎,利潤太大。
達官權貴、地方豪族多涉足其中,朝廷吃肉,他們總得幾口湯吧。
若是大船從江心洲裝貨,順江而下,一天就能出海,考慮到天氣因素,一個月差不多能到東洋最大島國。
那裡金銀礦脈豐富,鐵礦石品質也好,把絲綢、茶葉、瓷器,換成這些東西,運回來,差不多是十倍的利潤。
前提得讓霸佔這條航路的勢力消失。
沈浩自信他一個人足以辦到,雖然他身體狀況比半年前還苦逼,但找到與大周豪族富商勾結做走私生意的海盜老巢,順便把他們斬盡殺絕,不成問題。
思緒萬千的沈浩凝望越來越近的江心洲,已在心裡默默規劃,如何利用好這上萬畝土地。
“老秦,你瞭解江心洲大牢嗎?”沈浩扭頭問秦武。
“這座大牢,是太祖下令建造,專門關押窮兇極惡之輩,將近四百囚犯,多是以武犯禁的武林敗類、江洋大盜。”
秦武如實回稟。
沈浩緩緩點頭,怪不得這座大牢會有軍隊駐防。
他這個守備,就是江心洲八百士兵的頭兒。
按規制,守備下面有五個把總,每個把總帶著一百兵,但江心洲大牢比較特殊,所以有八個把總。
八百人,太少,而且是衛所兵,戰鬥力肯定一塌糊塗,必須大換血,最好是以重餉募青壯為兵。
至於怎麼訓練,從煉獄出來的沈浩,拿手的很。
烏篷船靠住江心洲棧橋碼頭,十幾人迎上來,正八品司獄帶著四名獄吏走在前邊,八個把總跟在後面,再次體現文貴武賤。
沈浩這個守備,是守衛大牢的,而大牢最高管理者是司獄這八品文官,彼此職責分明,互不統屬。
不過……好歹是搭檔,自命清高的司獄陳楚生裝模作樣迎接,為的是日後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