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技術在古代僅有中國擁有,而中國一度也禁止這項技術外流。不過,極為高昂的利潤讓很多人鋌而走險。我們大約可以把這件事情看作是現在的專利侵犯。
比如朝鮮半島地區,他們是在當時中國移民的協助下,於西元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隨後前500年-前300年西域和田河流域也實現了養蠶。
第八百九十九章見陳乾,敘舊事
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幾位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工作的僧侶將蠶種放在中空的手杖中,私自從中國帶出,並輾轉到達君士坦丁堡。
當然,我們現在可以根據這個痛罵將技術和蠶種提供給他們的人乃“國之奸賊”。順便在老外說專利的時候,告訴他們。他們祖宗就是從中國竊取養蠶技術的。
但即便他們獲得了這些技術,依然沒有辦法大面積的發展。桑蠶發展的最好的地區,依然是在中國。尤其是在蘇杭。在古代中國,我們最為重要的幾項出口商品就是絲綢和茶。
西南地區的茶馬古道,從中國西南一直延伸到了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西亞、西非紅海海岸。當時的古人大批次的出口茶葉,換取馬匹。
而以蘇杭為代表的絲綢,在當時則是無比貴重的商品。即使拜占庭人確實發展了絲綢編制技術,在皇宮庭院內設立蠶室和繅絲機,但也僅僅是為皇帝服務。
當時拜占庭所有的土產絲綢大多被皇室成員享用,剩餘的材料也能以一個高昂的價格賣到市場上。是以,他們所產的絲綢一方面極少另一方面則是質量與蘇杭絲綢沒有辦法相比。
“現在浙省還有著大量的絲綢廠,絲綢也一直都是浙省出口的拳頭產品。但在推廣方面,他們卻沒有做到太多的成效。”梁三平笑著對姜立道:“在這點上,我們倒是可以做些文章。”
“此外,江浙地區的水產、金華火腿、枇杷……等等,都是不錯的節點。做好的話,完全可以行銷到國內其他地區。”
在這些事情上,梁三平已經做了完整的規劃了。他首先是把茶葉做起來。做高階茶讓浙省看到希望。畢竟其他的產業,產生的利潤會慢一、需要的時間也長一些。
“我還準備看看稻田養魚能不能做,‘稻花香魚’應該是個不錯的賣點。即使是在浙省,這些魚也可以被消化掉。魔都現在正在被重新規劃,相信那裡將來也是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梁三平再次忍不住在心裡吐槽這個時代的交通問題,換在後來梁三平有信心可以把浙省的這些稻花香魚直接運到帝都的市場出售。因為哪怕是從瓊島出發。
只需一天一夜。便可以抵達帝都。但現在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交通的不便利限定了農產品類,尤其是這類農產品只能是在周邊地區銷售。
“其實,我一直都想做的是把我們的茶葉產業發展起來!”梁三平感慨了一會兒,對著姜立和夏振東道。這是他在浙省呆了一段時間,看了大量的資料後發出的感慨。
中國,自古以來的茶葉大國。但在世界茶葉出口量的問題上,依然是落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當然,世界茶葉消費仍以紅茶為主。主要消費國飲茶習慣也與我國有很大差異,這無疑也是影響我國茶葉海外推廣的重要因素。
中國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從國際貿易格局和影響力上看,要成為“茶葉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
在梁三平看來重要因素還欠缺:一是市場經營主體實力不強,即沒有像立頓、星巴克、麥當勞這樣規模的跨國企業,能夠引導國際消費潮流,帶動國際市場需求。
二、目前的茶葉品牌少。且為區域化品牌,沒有形成國際化知名品牌。三是標準化管理還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仍需完善。
四、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弱,難以生產符合國際市場消費者口味的產品;五是市場宣傳促銷手段停滯不前,世界多數消費者對我國各類茶葉特別是對人體的保健作用知之甚少,尚未在國際市場形成綠茶及特種茶類消費熱。
“說實話,談到茶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和我們比肩的。但在文化推廣方面,我們卻一直極為欠缺。老祖宗曾經給我們留下了龐大的遺產。可惜我們自己沒有守住啊……”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後,茶葉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
由於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