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4)

小說:超級農業霸主 作者:辯論

天下歸之。”

頓了頓,梁三平道:“上一段話的意思是:國家不是一個人的國家,而是全國人的國家。如果你的作為,符合這個國家裡大部分人的利益。那麼你便得到國家。如果你搶奪大部分人的利益,那麼將會失去領導權。”

“下面的哪一句,就更好理解了。普通人都厭惡死亡而希望活著,崇尚道德品質卻又看中利益。如果你能夠讓他們得利,自然他們願意遵從你。”

“而另一位先賢,管子則是在《管子·牧民》裡曾說過: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糧食富裕,人們就知道禮節;衣食豐足,人們才懂得榮辱。”

第七十四章列車敘話(下)

“寄望於所有人都是聖人,這很難。至少我就承認自己做不到,餓極了我真的可能想法設法的偷些吃的,至少不讓自己餓死。”

梁三平的話,讓在場之人傳出一陣笑聲。而梁三平則是笑著繼續道:“我現在做的,便是儘量的先讓我身邊的人、那些我可以幫助到的人。富裕起來,至少能夠吃飽、能穿暖。”

“我覺得先如此,然後再談信仰的問題。光有信仰,卻吃不飽腹。這肯定是不對頭的,這也肯定不是我們堅持的主義。”

“中國古代還有個故事,叫‘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裡面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這個故事是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它們葉子相似,但果實味道卻完全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個地方水土不一樣。”

頓了頓,梁三平對著兩位專家道:“您二位當年來到了中國,看到了我們和國府的鬥爭。但您二位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我們和國府的鬥爭與當時蘇聯和沙皇的鬥爭是完全不一樣的。”

“蘇聯方面,是基於軍隊、工人為基礎。發動的城市鬥爭。而我們的鬥爭,則是以農村包圍城市。在農村地區、廣大的農民群體中間宣傳我們的信仰。最終完成了鬥爭,取得了勝利。”

“南橘北枳,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不能照搬任何的書本上的、曾經成功的意見,不做修改就盲目使用。因為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需要根據當地的環境、當地的人文、當地的傳統,來進行我們的鬥爭。”

“從前我們就吃過這個虧,盲目的發動鬥爭、盲目的在中國本來就不多的城市裡鬥爭。這讓我們吃了很大的虧,後來我們更正了。然後因地制宜的施行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才最終取得了後來的成功。”

顯然,楊早和韓春已經被梁三平的話語吸引住了。卻見他們竟然掏出自己的筆記本和筆來,準備把梁三平說的話記錄下來。

事實上,這兩位老人一直很是疑惑。他們覺得,自己來到了中國是為了自己的信仰。但現在可以見到的是,自己的信仰似乎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

這讓他們自己一度懷疑,自己的信仰是不是不在了。但今天梁三平的話,讓他們覺得耳目一新。

“我認為,我們的信仰也是如此。我們信仰的根本是什麼?!肯定不是貧窮,是所有人都勞有所得、所有剝削都被消滅。”

“對此,我們一直在努力。但一直以來,我們的努力似乎成效不大。我們的信仰絕對不是讓老百姓窮,既然不是而老百姓又一直窮。那就說明,我們的做事方式有問題了。”

“有問題怎麼辦?!一個字:改!”卻見梁三平無比堅定的對著兩位老人道:“既然一條路子是走不通的,那麼我們就得換一條路子來走。”

“但無論怎麼換、怎麼改,我們都需要堅持自己的信仰、清楚自己的目的。接下來的,就是完成我們的目標。”

梁三平笑著對兩位老人道:“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一口我們吃不成一個大胖子,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老百姓富裕。”

“老百姓富裕了,我們才有資格談其他的。不然,我們用什麼來談?!”

卻見梁三平道:“我現在做的,就是希望老百姓能夠吃飽飯。然後能夠掙到一筆錢。再之後,才是我們討論的在現時情況之下,如何一步步的實現我們的信仰。”

梁三平說到這裡,站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長期在火車上坐著,梁三平也覺得自己渾身的骨頭像是生鏽了一般。動起來喀喇喀喇的作響。

而此時,楊早和韓春。還有其他的那些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