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壽終正寢,享年100歲。
第760章 一錘定音
當天晚上,省委會議室裡的燈光一直亮到了凌晨兩點。
下午,藍光耀代表專案組將朱敏文的案情向省紀委書記何天影做了專題彙報,因為涉案金額巨大,犯罪情節惡劣,何天影又專門向省委書記南延平進行了面對面的彙報。
南延平當即決定,緊急召開省委常委會議。
會上,首先一致透過了撤銷朱敏文青原市委書記職務的決定,責成公檢司法部門對其違法行為立案偵查,適時提起公訴並公開審判,省市**依照法定程式罷免其省市**代表職務。
之後緊接著開始研究重新組建青原市的領導班子。
由於情況複雜,南延平提議暫時休會。
休會期間,省委機關食堂送來了晚餐。
南延平與省長喬明松進行了簡單的交流之後,又分頭與其他省委常委交換了意見。
晚餐之後,會議繼續進行。
經過緊急磋商和醞釀,省委組織部向省委常委會提交了兩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建議省委派出一名常委到青原市兼任市委書記,或者暫由唐逸夫主持全面工作,另派省紀委監察部的藍光耀到青原市擔任市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主持青原市委的日常工作;
第二套方案是建議將伊海濤提任市委書記,另外從省委正處級幹部中提拔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年輕後備幹部,到青原市任市委副書記兼市紀委書記。
很顯然,兩套方案都帶有一定的傾向性。
第一套方案是省紀委書記何天影主導的意見。
這套方案相對比較穩妥。
在當前複雜的局面下,穩定是第一要務,而藍光耀長期從事紀委監察工作,有利於青原市的反腐工作深入持續開展下去。
當然,這套方案背後的用意是為藍光耀的升遷正廳級鋪平道路,畢竟省委常委兼任青原市委書記或者唐逸夫暫時主持全面工作都只是權宜之計,過渡一段時間之後,唐逸夫就能順理成章地接任青原市委書記,藍光耀便有可能接任市長。
第二套方案是省委組織部長林國棟主導的意見。
這個方案相對比較切合實際。
伊海濤在幹部政績考核和**測驗支援率都很高,群眾中的口碑也較好,又是原班子的副職,對青原市各方面情況較為熟悉,由他來主持市委工作既有利於青原的各項工作儘快走上正軌,也有利於調動青原各級幹部的積極性。
另外,提拔一名正處級後備幹部到地方上任職也符合著力培養年輕幹部的工作精神,在當前的困難條件下,啟用年富力強的幹部,才能銳意進取,有所建樹。
討論過程中,兩個方案各有優劣,也都有支持者。
不過,在座的各位都是政治動物,看得出來這兩個方案的背後仍然是林國棟與何天影在角力,所以,每個人發言的時候都比較謹慎,儘量就事論事談看法,避免傾向性過於明顯。
能做到省委常委的官員,政治上早就成熟透了,損人利己的事情都要絞盡腦汁做得天衣無縫,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那是斷然不會做的。
最後,只能是南延平來一錘定音。
南延平也知道兩套方案中何天影和林國棟各自的用意,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在認真傾聽,也在左右權衡,在省長喬明松的發言之後果斷拍板,選定了比較激進的第二套方案。
這個選擇固然反映出了南延平對林國棟的信任和支援,但同時也體現了官場上一個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一個地方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基本上不在同一個派系中產生。
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在一個地方形成一個針扎不進水潑不進的山頭。
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根本性的利益衝突,兩個人很自然地會選擇合作而不是相互拆臺,因為他們最終的目標都是升遷,無休止的明爭暗鬥只可能兩敗俱傷。
不過,在斟酌副書記人選時,南延平採取了平衡的策略,他沒有選林國棟推薦的葉慶平,而是選擇了何天影推薦的省委宣傳部網路新聞處的最牛處長郎茂才。
青原市新班子的領導核心,就這樣在一夜之間的緊急協商討論研究平衡中確定了下來。
林國棟長吁出一口氣,在心裡暗自說道:“公道自在人心啊!”
他像是指揮完成了一次重大戰役的將軍一樣,心底驟然踏實了許多。
這麼一個結果,無論對上還是對下,他都可以有一個較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