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著公司前進,因為他的地位根本沒人可以替代,這在現代化的公司制度中是很難想象的。
沒錯,星空集團集中了世界上絕大數的人才,但是或者正是這個原因,集團高管之間的關係可絕對不能用和諧來形容。媒體都能找到不少集團各大事業部總裁間相互攻訐的事情。這也是王世子制訂的競爭機制下不可避免的。
星空集團旗下三大事業部都有著極為明確的獎懲機制,天梯計劃、太空城市、以及外星礦業的成功執行雖然說帶給了公司龐大現金流,但是資源終究依然是有限的。更別提接下來還要建設太空城市、建設遠征一號種種任務。
每個研發團隊身後都有一杆鞭子,哪個事業部跟不上節奏,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競爭情緒放大到事業部就是對於集團財權、人事權傾斜度的爭搶。內部監察部、風投部雖然說能一定程度上將這些內部競爭控制在合理化的程度之內,但是現在集團太龐大了,龐大到雖然這兩個相對獨立的部門雖然一再擴員,但其能力跟效率仍然遠遠不能完全滿足平衡整個集團內部紛爭的需要。
但偏偏這兩個關鍵部門卻是最不能無限擴容的。
一來不管是內部監察部還是內部風投部,在集團內部的地位都太過特殊,權力極大。雖然說他們不直接產生利潤,卻相當於王世子的左右手,起著扶正星空集團發張方向的任務,這就對旗下的僱員要求相當嚴格。然而當這兩個部門規模不受限制的膨脹,本身管理難度就會呈幾何倍的增大。
就拿監察部來說,如果其僱員出現了重大問題,那麼影響到就是整個監察部在集團內部的權威,在集團內部滋生極壞影響。風投部如果出現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