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2 / 4)

小說:科技傳承 作者:圈圈

對談不上什麼口味,速溶,然後下肚,雖然說無意中吃多了也沒什麼太多壞處,但是之後帶來的那種腹脹感的確會讓人很不舒服。

沒錯,鄭少峰曾經因為看著王世子將這玩意兒當糖豆吃,而嘗試著一次吃下過三顆,隨後那一天過得,的確是苦不堪言。

所以他實在想象不出王世子是怎麼能把這玩意兒當糖豆一樣不停吃的。一個上午,他已經看著王世子吞了起碼十多顆這種超級營養丸,另外還喝了兩大瓶果汁,而且人躺在躺椅上壓根就沒動過。然而這傢伙的身材還能保持的如此完美。

他絕對想不到這是因為這一早上王世子體內的智慧晶片都在不停運算,消耗的能量自然多了些,自然需要大幅度的補充熱量,尤其是血糖。所以喝果汁,吞營養丸自然是最最佳化的選擇。

當然,這些落到別人眼裡,只會覺得這傢伙是個不折不扣的怪胎。好在,對於正在旁邊的西班牙人來說這些不會是困擾,目前這款產品還只在星空科技內部使用,即便華夏正式發售也還在籌劃階段,市面上還沒有正式推出。

“機器當然有它的優勢。”甩了甩腦袋,拋開對於王世子種種他無法理解的行為帶來的困擾,鄭少峰開口回答道:“但終究無法完全替代人類。比如真的出現了意外情況,還需要人來隨身保護。尤其是經過特別訓練的保鏢,對於各種危險有常人無法理解的直覺,即便有人使用RT20,在一公里外瞄準了附近準備狙擊,我們也能升起感應。”

“沒錯,這就是人跟機器的不同之處之一了。我們有一種機器難以想象跟理解的直覺,這種直覺往往能讓我們避過危險。但對於機器而言,它們只能靠無數的詳實資料來判斷分析,當資料不夠詳實跟模糊的時候,它們往往需要調集龐大的計算資源,來運算分析出成百上千個可能的結果,然後在透過資料對比,按照可能性的高低排列出來。”

“這在人類看來很愚蠢,但卻正是機器的嚴謹之處,也正好跟人類研發各種技術的方法不謀而合。不管是新藥物、還是新材料,一樣需要無數的排列組合方案,不停測試,然後確定最終的方案。而人類比機器更聰明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現象,找到規律,並透過這些規律解釋這個世界。”

“只是放到今天我們討論的問題,其實沒有意義。因為你只能感覺到一、兩公里之外,可能對我們生命危險產生的威脅,但是機器卻能做到數十、上百,甚至幾千上萬公里外可能的威脅。在這一點上我們不需要爭論,因為機器可以把全世界數以億記的攝像頭都成為自己的眼睛,數以億記的麥克風採納到的聲音都成為線索。足夠多的資訊來源,保證了機器的判斷能夠絕對準確,天上的衛星,地上的智慧手機,還有各種安全監控,一切的一切構成了一個龐大無比的網路,機器看到一切,然後默默的消化這一切。並透過這些,感知危險,發出警報,如果我們對機器進一步授權,它還能將危險直接扼殺。”

王世子不疾不徐的開口闡述著,腦海中的運算也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無數的資訊開始匯總,然後構建出一個精緻的立體圖案,一個按比例縮小後,足以將整個普特利群島囊括在內的獨特海下建築,並未未來的天梯打下堅實基礎的建築。

每一條管道的位置都經過周密的計算,每一根主樑的抗壓能力都經過再三評估,甚至每一個固定點,都是在最科學的位置上。

即便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築公司,起碼也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詳盡圖紙,只用了一個早上,便在王世子的腦海中漸漸構建成型。

“好吧,雖然我對機器、電腦這些東西不像您這麼精通,但是如果機器真能做到像您說的那種地步,需要的計算量應該同樣是個天文數字,就算是您也不可能將全世界的所有計算資源,全部用在為了防衛您的安全上吧?更何況還有一個計算時效性的問題,如此龐雜的資訊跟情報,要把其中無效的情報過濾、剔除,找到有效資源,然後分析判斷,花費的時間也是海量的吧?”鄭少峰隨口質疑著。

雖然不是很明白王世子為什麼在今天突然跟他爭論這些概念上的東西,但畢竟今天是在休假,而且王世子的話多少影響了他,讓他開始思考這些似乎離他生活很遠的東西。

“你說的也沒錯,但是這些所謂的計算量是針對傳統的電子計算機而言的,科技不停發展,人類不可能永遠偏安一隅,固守在地球這小星球上,當未來有一天我們需要跨越星系,電子計算機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計算需要,即便是現有的通訊網路對於未來而言,更會跟不上時代。”

“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