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科技傳承 作者:圈圈

一中採訪了閆校長,瞭解了他跟老村長的真實關係。當然在採訪中記者問到這位閆校長是否定期向山裡送教材跟學習資料時,閆校長毫不猶豫的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只要是孩子,只要他想讀書,不管他是不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我都要為他盡一份綿薄之力,這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應秉持的信念。”

隨後攝製組便在閆校長這鏗鏘有力聲音繚繞中,踏上了前往閆家村的征途。

通往小鎮的破舊公路,只能容一輛摩托車穿行的盤山小路,沒有通電的村莊,貧瘠的山裡土地,留守的老人,滿臉是泥的留守兒童,人畜同住的破舊房屋,山腰上房屋倒塌後的爛磚破瓦,閆家村村民們那一張張樸實的臉,以及他們用帶著濃重鄉音的聲音,對王世子的交口稱讚,成為了這部記錄片的主旋律。

“……這裡真的沒通電,我們的攝像師為了拍攝更多的鏡頭不得不背了三塊電池!但就是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個華夏前所未見的高考狀元。”

“白天他要為村民們劈柴,換取家用,晚上他靠著別人用過的課本、卷子來學習,在爺爺的輔導下終於成才,可當他走出大山,親愛的爺爺卻永遠的離他而去了,狀元郎甚至沒來得及趕回閆家村見可敬的爺爺最後一面,大家又有什麼理由對他苛責更多?……”

在準備從閆家村離開時,節目住持人深情的話外音更是惹得無數人潸然淚下!除了王世子。

當攝製組再次回到縣城一中,將在閆家村內拍攝的影片放給他看,並最後開始採訪他時,這傢伙的神色一直很古怪。那是尷尬、茫然、不解、迷惑還有些忍俊不禁卻要拼命強忍下來後,多種表情混雜在一起所展現出的神色,看上去雖然談不上特別悲傷,但卻像淡淡的憂鬱。

所以在節目組接下來的攝製過程中,王世子大多數時候都是垂頭不語。節目組的人認為是因為他們拍攝的影片勾起了王世子心頭的哀思,其實卻是王世子怕他開口過多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幫人也太搞了吧?把他主動為山裡老一輩們劈柴,說成是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靠劈柴換取食物!好吧,雖然說村民們的確都給他送過吃的,但大都他都還回去了好不好?無非就是東家還西家,西家的給東家,換了換而已。他從小到大還真從來沒捱過餓。

如果不是因為嶽少華走之前專門交代過他要利用好媒體,說不定他真要笑出聲了!

所以他只在主持人問他爺爺死了,他沒能見到爺爺最後一面是否很遺憾時候,情緒稍稍激烈了些,順便還糾正了主持人的問題!

“我爺爺沒死,我有感覺,他只是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他有可能回來,當然也有可能不在回來!!”

這句話王世子說的很認真,因為他的確就是這麼認為的,但這落到其他人的耳朵裡顯然又成了一個美麗的誤會!

你看看,這爺爺的死對這孩子的打擊該有多大啊!直到現在這個好孩子還不願相信自己爺爺已經仙去。

王世子的話,配上主持人深情的畫外音造成的催淚指數可想而知。

於是,王世子這句很是誠懇實誠外加認真的駁斥性發言,卻成了整部影片悲情指數最為爆棚的一句話!所以當這節目播出後,網路上那些質疑王世子身世的聲音立刻少了很多,就算偶有出現,也會遭到無數人群情激奮的討伐。

作為一個有故事的人,王世子此時吸引眼球的能量自然是無需言喻,而此時他對華夏各地廠家的吸引力之龐大更是無需多言。

起碼老王頭預言的沒錯,當高考過後,王世子絕對不會為學費跟生活費發愁!現在不但華清大學已經肯定向社會公佈,肯定會全額減免王世子的學費,更是有無數的廠家排著隊等著要給王世子送錢!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向王世子捐點錢算什麼?隨便拿點小錢錢就出來,就能在全華夏人面前做次秀,這可要比在各級電視臺上買時間打廣告要便宜多了,受到的關注還一點不比廣告少,怎能不讓這些廠家趨之若鶩?

總之一句話,只要王世子點個頭,十萬八萬的可多的是人會捐啊!

041高考卷的終章(下)

這個世界最不缺的或者就是錦上添花的人。

風頭超勁的王世子對於這些送上門的贊助幾乎是來者不拒。當然,前提是不需要他露面做什麼廣告,或者配合參加什麼誇張的儀式。。他除了參加縣政府透過教育局獎勵的五萬元專門舉辦的一次介紹經驗座談會外,所接受的贈款幾乎都只是配合企業在媒體面前露個面,然後象徵性的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