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就算一個業內人士也不能準確估計,但嶽少華畢竟來自於京城,來自於華夏的頂級學府,三十多歲的他更有二十多年的社會閱歷,判斷能力自然要比王世子強。
“聽我說,王同學,你這系統很值錢,或許能值幾億?十多億,甚至更多都有可能,但我也說不準!畢竟我以前沒接觸過這個行業,不過我相信就憑這款系統,你成為億萬富豪都完全不成問題!”嶽少華斬釘截鐵的說道。
“能值這麼多麼?那您估計這個系統換來的錢夠不夠修一條閆家村通到縣城的路?”王世子聽完嶽少華的回答,眼睛一亮立刻繼續問道。
“修路?”嶽少華再次一愣,在看向王世子時目光也再次變得不同。
昨天晚在他勸說王世子加入華清時就曾提到華清大學培養出了華夏最多上市公司老總時,他就感覺到了眼前這個孩子似乎對於賺錢很感興趣。當然,這是無可厚非的。在這麼一個年代,將金錢作為追求也無可厚非,尤其是像王世子這樣來自貧困山區的考生,更比普通人有著更為強烈的對於金錢的嚮往,渴望透過高考改變出路,這種心態這麼多年嶽少華早已經司空見慣了,談不上有什麼太多感覺。
這年頭大家不管嘴裡說的多高尚,但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為了錢而奮鬥著,考生也只是普通人而已,能考到高分也正說明了他們不管從智商還是對未來的規劃上,有著更為清晰的思路,所以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習以為常,當今天從王世子口中問出這麼一句話時,嶽少華受到的震撼也分外強烈。原來這孩子對錢的渴望竟然源自於想要為自己的家鄉修出一條致富之路!這種心靈上的震撼甚至超過了他對王世子曾經經歷的好奇,讓他生不起心思去了解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