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很滿意的。
曾曰:多承謬獎!你這是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啊。什麼智商情商、IQEQ的,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雖然經你的解釋,有點明白了,但到底不曾把握其真正的內涵。現在,你又要我們提供什麼成功的商數,這不是要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麼?但是後生小子有所請,即使不為提供什麼成功商數計,回顧和總結一下也是好的,做個參考吧,謬誤之處,還請兩位斧正。
第一,實在地做事
事情總是要做、要完成的。而事情做得好壞、完成的質量等,最終都要顯露出其本來的面目,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掩蓋的,因此,一定要實實在在地將事情做好,不可偷工減料,更不可偷奸耍滑。能否實在地將一件事情做好,是別人會否給你機會做下一件事情的基礎。
實在總是與熱鬧相對的。熱鬧多好,很多人關注,又體面又風光。你總是看見別人熱鬧,總是羨慕別人的熱鬧,甚至奇怪為什麼自己不能熱鬧。你可能還有點妒忌他們了。或許你只是看見了別人的熱鬧,而忽略了他熱鬧之前的實在。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種熱鬧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或許你看見的是另一種熱鬧,這種浮華的熱鬧,只是流水中無根的浮萍,不用風吹,只需流水,就將露出其背後蒼白的本色。
(鍾說:那可不可以做得又實在又熱鬧呢?)
這種人一般比較少,有得必有失,有好就有壞,你現在是想將兩方面的好處都得到,這種事情一般是要遭天譴的。不過,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這種事情,像雪翁做生意,就是又實在又熱鬧的。一方面是外面的風光出來了,另一方面是事情也在一件件實在地在做。也正是靠了這實在,才支撐得住那風光。
本來,從中庸的原則來說,實在和熱鬧是不矛盾的,只有實在的支撐,才有熱鬧的長久。但是,做到實在又熱鬧的人,時間一長,往往會為熱鬧吸引,漸漸忘卻實在,滑入熱鬧的深淵。而且,世界能做到中庸的人太少了,而人的虛榮心又讓人對熱鬧無法拒絕,到最後終於只記得熱鬧不知道實在,無可避免地失敗了。
(胡言:對此我是深有體會啊!)
實在地做事是一個下笨工夫的過程,但事情往往奇妙,從長遠來看,下笨工夫卻往往能更快地取得效果。笨鳥先飛,欲速則不達,這兩句話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這個道理。這可能是緣於物極必反吧。
第二,堅定的信念
目標是燈塔,一方面可以使你找到前行的方向,另一方面又使你不偏離正確的方向。有信念很容易,但有堅定的信念是非常難的。此時,你要面對的有各種各樣的誘惑,還有各式各樣的不解、奇怪與嘲笑的目光,因為別人都是實事求是的,隨時間地點而變的。堅定的信念會使你顯得傻,顯得可笑,顯得不合時宜。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你還得忍受自己內心的掙扎,說服你自己。
第三,謙虛謹慎的態度
中華數千年以來,一直都有文人相輕的說法,其實何止是文人,凡是有點本事的人,甚至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互不服氣的現象,為了這一不服氣,鬥毆者有之,爭辯者有之,訴訟者有之。
其實,“滿招損,謙受益”的古訓也說了數千年,可惜沒有多少人記取。於是,以才自足、以能自矜的人到處是。殊不知,這樣一來,一則為小人所忌,再則為君子所薄,對自己可謂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謙虛謹慎的態度反映了一種開放的胸懷和氣度,可以海納百川。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樣一種謙虛謹慎的胸懷可以懷遠人、服來者,終將對事業有所助益。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眾人拾柴火焰高,有誰能只靠自己去成功呢!
胡言:曾公說的,我是很同意啊。特別對中國人來說,一個人是條龍,兩個人是條蛇,三個人就是條蟲了。總是互相抱不成團,互相拆臺,窩裡鬥,弄得別人得了好處,怎麼也搞不成功。
除了曾公說的,我想補充這樣兩點。
第四,眼光要準要遠
要胸中有個全域性觀念,知大體,識大事,明白現在的潮流是什麼,順流而動,則自然水漲船高。如果眼光狹隘,雖不說鼠目寸光,但可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田螺殼裡做道場,終究難免小家子氣,只掙得蠅頭小利。
/* 19 */
《人道》 第一部分
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7)
眼光準,這就可以讓你超越一般的人。別人看見危險的地方,你看見了機會;別人忽視的,你卻認為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