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納蘭詞典評 作者:剷除不公

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這是一首詠物詞,詠的是寒柳。

柳樹實在是詩詞吟詠中一個永恆的主題了,幾乎和愛情主題一樣古老而氾濫,所以,要能寫出新意確實是有很大難度的。但,這會難住容若嗎?

會不會的問題先放在一邊,我們首先需要面對的是一個前提性的問題:老調一定要寫出新意嗎?

是呀,詩詞作品為什麼一定要寫出新意呢?

我們不妨想像一個場景:容若正在寫著悼亡詞,正在懷念著逝去多年的髮妻盧氏。容若寫了一稿,搖搖頭,撕掉,說:〃和元稹的悼亡詩差不多呀,不行,推倒重來!〃……如果真是這樣,詞,便真的只是一種〃創作〃了。

容若填詞,是要獨抒性靈的,情之所至即詞之所出……即便落進窠臼,那又何妨,不過是不被流傳而已;即便新意迭出,那又何妨,不過是不期然的彩票而已。詞,就是我的靈,它天真無邪、不通世故,只知道在我的筆墨之間恣意狂歡,它只是一個孩子,僅此而已。什麼這個派、那個派,什麼這主張,什麼那主張,都只是旁觀者的分析罷了,就像,在音律學出現之前人們便會唱歌,在詩歌理論出現之前人們便會寫詩,一個在海邊盡情享受著深呼吸的人不一定需要了解有關氧氣的科學知識。

所以,對容若來說,無論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還是前人未及的話題,只要有所感,就會有所發。詞,獨抒性靈,而性靈是拒絕機心的。

〃飛絮飛花何處是〃,詠柳詠柳,開門見山:柳絮呀,隨風飄到哪裡去了呢?花兒呀,隨風飄到哪裡去了呢?……咦,說柳絮自然應該,畢竟是詠柳,可這個〃花兒〃是從哪裡出來的呢?誰見過柳樹開花呢?

是呀,柳樹難道也會開花嗎?……嗯嗯,從科學角度說,柳樹確實是開花的,但我們很難說容若這是把科學帶入了詩詞,因為,他說的花,並不是柳樹的花,而是楊花。

可是,楊花,好像也不大通哦。明明是詠柳,怎麼突然出來個楊花呢?

正確答案是:楊花和柳絮其實都是一回事,都是柳樹上飄飛的那種一團一團的白色絨毛,現在還很常見的。

柳絮為什麼又叫楊花呢?這是子從父姓,因為柳樹有個別名叫〃楊柳〃。

如果你還要沒完沒了地刨根問底,問我柳樹為什麼別名楊柳,那我就只好……那我就只好告訴你吧。從古代到現在,人們普遍都有一種重視諧音的傳統,手機選號就是最常見的例子,而在古代,〃柳〃因為諧音為〃留〃,人們便往往在送別親友的時候折柳相贈,以此表達挽留不捨之情,於是,柳樹也就成了一種很有人情味的植物了。後來,隋煬帝開鑿大運河,號召老百姓在運河兩岸種植柳樹,每種活一棵者,賞細絹一匹。不但如此,隋煬帝還親臨一線,搞了一次以身作則的植柳儀式,並且給了柳樹一個極高的政治榮譽……賜姓。

第49節:臨江仙·寒柳(飛絮飛花何處是)(2)

賜姓,這在歷史上倒是很常見的,最有名的被賜姓的人物該算是鄭成功了,大家稱他為國姓爺,因為他被明朝皇帝賜姓為朱,是為國姓,這是莫大的殊榮。隋煬帝的賜姓卻與眾不同,他充分表現出對綠色環保問題的重視,讓柳樹隨自己的姓,姓楊,改名為〃楊柳〃。(小注:前兩年北京作為行道樹的杜仲樹因為樹皮被發現有經濟價值,常在月黑風高的時候被人剝皮,政府屢禁不絕,如果能學學隋煬帝,把杜仲樹改名為小平樹、胡溫樹,看誰還敢動!)

所以,〃飛絮飛花何處是〃,其實就是〃飛絮何處是〃,但這裡特別用了〃飛花〃的意象,除了造成疊音的聲音效果之外,還因為楊花作為詩詞當中的一個意象符號,獨有一些複雜的涵義。

楊花是一個飄零無助的意象。傳說,楊花如果飄落到水中,就會化為浮萍。這個傳說細想一下是非常淒涼的,因為楊花本身就是飄零無根之物,好容易在水裡落了腳,卻又化為浮萍,依然是個飄零無根之物。〃飄零無根〃至此便有了一種宿命的悲劇感。

楊花的這個意象,因為蘇軾的一首《水龍吟》更加得到了強化,蘇詞結句是〃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柳和楊花放在一起,折柳的意象是欲留而留不住,楊花的意象是欲住而住不得。

那麼,難道楊花(柳絮)就真的沒有住而不飄的可能了嗎?……有的。有一次,吳地的道潛和尚和蘇軾同在一個宴席上,蘇軾很壞,故意讓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